從豪放粗獷的黑土地,到溫軟細膩的錦繡蘇杭,都留下了他披星戴月、艱難跋涉的足跡;從風沙粗糲的大漠戈壁,到神秘詭異的原始森林,都有經過他精細測量而建成的道路橋梁、高樓大廈。他,就是黨的十九大代表,榮獲全國特別關注最美職工、全國勞動模範的中鐵一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測量工高級技師、精密測量隊分隊長白芝勇。
堅持到底
白芝勇有個「特性」,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到底,絕不半途而廢。
從參加工作起,他就背上了三腳架和儀器箱,整天跋山涉水,穿林跨河,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著工程施工的精密測量工作,從不厭煩抱怨,一幹就是十幾年。
他深知,要想精通業務,成為一個合格的鐵路建設者,必須勤學苦練。他十幾年如一日,犧牲大量休息時間,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尤其是一整天測量外業跑下來,精疲力盡,回到營地做完內業工作的數據錄入,還撐燈苦熬學習至深夜。
因為堅持,白芝勇從普通的技校畢業生成為一個本科生,從工民建專業的學生成長為建築施工精密測量專家,從普通工人成長為陝西省「技術狀元」,乃至於成長為「全國知識型職工」、「全國最美職工」、「全國勞動模範」。
喜歡「琢磨」
白芝勇注重創新,喜歡「琢磨」。有一次在雲桂鐵路石林隧道的測量中,一位同事身上背著一堆手電筒,手裡還拿著手電筒,長時間舉著胳膊發麻,測量的人喊得嗓子冒煙,工作效率低下,數據誤差大。
怎麼才能提高讀尺的速度和精確度呢?白芝勇陷入了沉思。有一天晚上,他發現街邊有好多擺地攤的,各種小飾品在較弱燈光下卻清晰可見,一點不影響挑選者視線。白芝勇反覆「琢磨」,弄明白是因為使用低伏電壓帶動LED燈。他想,如果在水準尺上使用LED燈就不用打手電了!
他嘗試了卡子卡、膠帶纏、鑽眼安裝等多種方法,終於找到一種很小巧的辦法:將2條LED燈帶採用並聯結構固定在「Ω」形支架上,由開關控制1條LED燈帶照明還是2條LED燈帶同時照明來調整照明裝置的光線強弱,結果一把能夠自己發光且光度足夠照明刻度的新式水準尺出爐了!這種新式武器測量效率很高,大大提高了核算後測量數據的準確度。
「要講良心」
17年來,白芝勇東到大海之濱,南到崇山峻岭,西到沙漠戈壁,北到極寒之地,先後參與了30多條鐵路、公路和各種基礎設施建設的線路複測、工程精測工作,一次次地詮釋了「披星戴月」的最美含義。
這些年,一些設計、監理單位多次向他發出邀請,甚至有個私企老闆要給他25萬年薪聘請他,他都毫不動心。他說:「精測隊培養了我,五公司成就了我,我不能因為錢而背棄我的企業!做人要講良心!」
提到妻子朱芙蓉,白芝勇內心愧疚。2004年底準備結婚時,朱芙蓉辭掉工作來到寶雞,白芝勇卻接到了要立刻上洛湛鐵路的通知。沒辦法,她只得自己布置婚房,結婚當日,白芝勇才從工地趕回。這麼多年,他們夫妻倆聚少離多,家中所有大事小情都是朱芙蓉一個人操勞,她用柔弱的雙肩撐起了家庭的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