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年11月,美國普利茅斯的歐洲移民和當地居民舉行盛大宴會,慶祝秋季的大豐收。這一習俗隨後演變成了全球多地慶祝的感恩節,日期為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
歡慶一年的豐收是感恩節永恆的主題,無論在1621年還是現在,慶祝的方式都是準備豐盛的美食,感謝自然的賜予。而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已經從吃飽升級到了吃好。
擁有豐富的食物,不必再為飢餓而擔憂,不過是我們近幾十年才得以享受的權利。
我們今天能享有這一權利,不僅應感謝大自然的恩賜,更應該感謝許許多多的人。
我們感謝美索不達米亞的先民,他們在約12000年前馴化了小麥,使得農業社會落地生根,人類文明雛形初具。
我們同樣感謝中華民族的祖先,他們在約10000年前馴化了水稻,使之成為中華文明的奠基部分。
我們要感謝美洲的原住民,在10000年前至5000年前,他們馴化了玉米、土豆、番薯、辣椒、可可。這些作物使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極大豐富,也為飽受饑荒困擾的人類提供了新的可能。
我們感謝全世界幾代的化學家、生物學家、農業學家,他們的研究對肥料、農藥、育種方面的貢獻,使得食物生產得到了爆炸式的增長,2014年全球的糧食產量為28億噸,是1961年的四倍,全球生產的食物已足以養活全世界的所有人。
我們感謝中華民族前輩們數千年來建設在黃河、長江,以及大大小小的江河湖泊上的水利工程。他們的辛勤努力,使得我們能以全世界6%的水資源、7%的耕地,讓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不僅吃得飽,而且吃得好。
我們要感謝從事農林漁牧業、食品工業、食品服務業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你們提供了豐富而多樣的食物,讓我們在每一天都能享受到來自全國、全世界各地的自然美味。
最後,我們作為勞動者的兒女、勞動者或未來勞動者的一份子,彼此感謝。我們可以告訴創造自然美味的勞動者,我們的勞動與你們一樣,延續了數千年來的勞動傳統。
我們牢記歷史,珍惜現在,也創造未來。因此,我們彼此尊重,彼此感謝。
感恩節話題:
你印象中最值得感恩的食物是什麼?
後臺留言給我們講述你的故事,
每周我們會在參與者中抽取五人
送白象桶裝泡麵一箱。
更有機會成為故事主角,
獲得為你私人定製的專屬白象禮盒。
圖文來源:白象食品文化研究院
撰文:陳默 插畫:趙雪媛 編輯:趙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