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父子倆居住的這個狹小、破敗的房屋,據說都是按照卓別林小時候在倫敦居住的房間設計的。他也總有本事讓我們體諒電影中極盡小聰明的作惡:用硬幣倒弄瓦斯計費表來偷氣,父子齊上陣,兒子故意去打碎別人家玻璃,父親隨後趕到收費補窗戶。這些場景又氣又好笑,是因為細節裡蘊含著真實的苦難,而真實裡卻也總有荒謬與幽默。今天我們實在是太過熟悉卓別林那身不合身的裝扮以及走路的姿態了,後世無數的山寨卓別林都試圖去模仿他,卻永遠不及他融於故事裡的天才與技巧。但天賦也都是從模仿起步,然後才開始展露的。如果你去找卓別林早期的短片,一部部的看過來,你就會再一次認同貢布裡希在《藝術的故事》裡那個經典的「範式加轉化」模式。卓別林學習的對象是世界喜劇的拓荒者,百代公司(還是百代,有些後悔這個計劃沒選入百代的早期影片)的喜劇明星麥克斯·林戴。在麥克·塞納特的基石公司(Keystone)的初期,卓別林在電影中的形象幾乎完全是從林戴那學來的。他的形象也在不停的試驗和調整中,直到在《威尼斯兒童賽車》中才得以固定下來:頭頂圓帽、手持手杖,一身破舊松垮的的衣服,腳踩一雙過大的鞋子。
徵信報告精準查詢
及時預防信用風險,提升借貸通過率
專業檢測◆數據全面◆實時有效◆安全保障
長按識別查詢徵信報告↓↓↓
點擊閱讀原文,查個人信用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