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個人公共信用信息不對外公開 查詢他人非公開信息要取得授權

2021-02-22 徵信圈

10月29日,廣州市法制辦發布的《廣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將十三種行為納入自然人失信信息,失信者將被限制參加政府採購、進行高消費等(詳見10月30日羊城晚報A1版報導)。個人公共信用信息如何查詢?如何披露?又該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對於市民關心這些問題,《徵求意見稿》都作出了相關規定。    

記者了解到,個人的公共信用信息的信息類別按內容分為基礎信息、失信信息和其他信息。基礎信息包括就業狀況、學歷、婚姻等信息,失信信息包括稅款欠繳、考試作弊、霸佔公共運輸他人座位等十三類信息,其他信息包括表彰、獎勵、信用承諾、志願服務、慈善捐贈等信息。

為保護個人隱私,《徵求意見稿》明確了禁止歸集的信息,包括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並規定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歸集自然人收入、存款、有價證券、商業保險、不動產以及納稅數額的信息。

對於信息披露,《徵求意見稿》規定,個人的公共信用信息不對外公開,信息主體有權在信用廣州網查詢自身公共信用信息,查詢他人非公開的公共信用信息的,應當取得信息主體的書面授權並約定用途。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的公共信用信息通過信用廣州網和相關信息平臺向社會公開。 

行政機關和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組織因履職需要,可以依法通過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共享相關公共信用信息。社會徵信機構和其他依法設立的市場信用服務機構可以批量查詢公共信用信息。 

廣州市法制辦有關負責人解釋,舉例來說,政府部門通常不能查詢市民的信用信息,但是如果市民報考公務員,則相關政府部門就可以依履職需要進行查詢和政務共享。

此外,《徵求意見稿》還提出,應當根據管理職責建立公務員、企業法定代表人及相關責任人、律師、教師、醫師、執業藥師、評估師、稅務師、註冊消防工程師、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造價工程師、註冊會計師、審計人員、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保險經紀人、認證和檢驗檢測從業人員、金融從業人員、導遊、社會工作師等重點人群職業信用檔案。

來源:金羊網

徵信圈™

徵信 | 金融 |  科技  |  大數據  |  網際網路  |  監管

徵信裡最懂金融,金融裡最會科技,科技裡最理解徵信

個人微信:credit_in


相關焦點

  • 廣州出新規!高鐵霸座、考試作弊將被納入失信信息
    根據該草案,廣州將打造覆蓋全面、統一、透明的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統。為確保合法、安全、及時、準確歸集公共信用信息,草案採取了以下五個方面措施:一是「一個目錄」,以公共信用信息目錄統一信息的歸集範圍和要求。
  • 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入口
    加強幫扶援助 加強幫扶援助方面:筆者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多慰問轄區內的優撫對象。本系統信息公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有關規定。」在與李大叔充分溝通並徵得同意後。所以導致市場供需非常不平衡。廚師說道:「哎。
  • 俄羅斯授權書中必須註明護照信息嗎?
    2、新規:未經同意,禁止處理被公開的個人信息授權書中必須註明被授權人的護照信息嗎?當我們在寫授權書時,如果直接將被授權人的護照號寫上,其實是將被授權人置於個人信息被濫用的風險之中,因為授權書是要不斷被出示的,我們甚至有的時候都不記得向哪些人出示過授權書。尤其是目前對個人信息的保護重視程度仍然較低,很少會將授權書作為需要保護的信息保護起來,限制接觸範圍。
  • 這些組織和個人,不得公開募捐!
    《通告》指出,舊衣物捐贈回收與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開展舊衣物回收利用的性質不同,以公益慈善名義開展的舊衣物捐贈回收,屬於公開募捐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等慈善法律法規規定,只有登記或認定為慈善組織且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社會組織,才能開展公開募捐活動。
  • 如何進行網上在逃人員查詢?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系統是什麼?
    網上在逃人員的查詢也只能通過公安部門進行查詢,個人是無法進行查詢的,而全國在逃人員信息系統的建立健全更是讓網上追逃管理能力有了質的飛躍
  • 找我查詢信息?不行!!要丟工作的!!
    ,對提供信息做了專門規定,以後查詢個人信息、查詢開房記錄、查詢家庭住址,查詢配偶兒子等行為,都將涉嫌犯罪。人民警察掌握著大量的信息資源,所有一些人,常常會請求他們的警察朋友,查詢一些信息。他們以為這就是「看一眼」的事情,簡單又輕鬆。所以,請了保姆要查一下,吵了架要查一下,有了朋友要查一下,出了事故也要查一下……如果警察朋友不幫忙,就會感覺「這麼小」的忙都不幫一下,就會誤解、甚至記恨警察朋友。
  • |必讀|BMJ質疑葛蘭素史克未公開過流感疫苗的安全性信息
    歡迎個人在朋友圈轉發分享如需平臺轉載,請後臺聯繫授權
  • 官方版:律師在線查詢全國居民戶籍(居住)信息操作手冊!(律師必讀!)
    申請界面 如圖03-1  個人信息展示界面 如圖03-2  全國戶籍人口信息查詢流程4.1上傳律師事務所《介紹信》及《授權委託書》,並輸入被查詢人姓名、公民身份號碼,多個被查詢人點擊「新增被查詢人」按鈕。點擊「提交」按鈕。
  • 各類主體信息查詢通道匯總
    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活佛查詢系統http://hf.tibet.cn/tibet/pubresource/search.jsp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https://lhnbgs.mofcom.gov.cn/慈善組織查詢http://cishan.chinanpo.gov.cn/
  • 個人照片遭公開售賣:被盜圖者頻遭騷擾
    但是這名博主說這不是她的個人行為,而是委託廣告公司弄的。這之後,我再問任何問題都沒有得到回覆。」林可欣向記者回憶說,後來她將這件事發了朋友圈,「但是朋友圈的力量實在是太小了,我朋友給這個博主留言刪帖,留一個她拉黑一個,雖然大家盡力幫我舉報了,但是依舊沒有效果」。
  • 輸入即見個人詳細信息 美國華裔建議快刪除
    隨著網絡科技逐漸越來越融入人們的生活,個人信息也越來越容易取得。近日一個尋人網站truepeoplesearch.com正快速的在推特、臉書等社交網站上竄紅,但由於該網站將許多個人公開信息搜集、整理並分類後,免費供其他民眾於網站中查詢,也造成許多民眾的恐慌。
  • 山東86萬條個人信息被出售案破!快看看你的信息有沒有被洩露!
    應用商店軟體名稱版本所涉問題極光下載站YY影院(證件照研究院)V9.6.4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找遊戲手遊網我的世界(我的海盜船世界)V1.0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動向外發送簡訊木螞蟻應用市場易肉網V1.3.0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安智市場優優通訊錄V1.0.3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樂商店西遊大戰殭屍2V4.0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2345
  • 石家莊海關:入境瞞報健康信息將被列入海關失信旅客「黑名單」
    記者從石家莊海關獲悉,出入境人員如存在未向海關進行健康申報、不如實申報、不配合開展衛生檢疫工作等情形的,海關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等法律法規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外,還將被處罰人員列入海關失信旅客「黑名單」,在進出境環節對其行李進行100%開箱人工徹查。
  • 誰偷了我的個人信息?!
    中介表示她手上的公民個人信息是通過關係在某運營商購買回來的,有些樓盤會買賣業主信息。隨後,記者來到清新區找到這間中介公司,當記者說想買業主信息的時候,中介人員說自己手上有近9萬條個人電話及住址信息,可以打包購買。據中介人員介紹,很多中介公司、包括一些樓盤都會通過各種手段購買公民個人信息,這已經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 退稅商店資格信息報告
    國家稅務總局內蒙古自治區稅務局【申請條件】1.退稅商店資格信息報告事項是指在落實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中,向境外旅客銷售離境可申請退稅物品的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退稅商店資格備案。1份申請退稅商店備案變更備案資料內容發生變化的相關證件及資料複印件1份【辦理地點】1.電子稅務局2.辦稅服務廳(場所)【辦理機構】主管稅務機關【收費標準】不收費
  • 查詢世界各國公司工商註冊信息方法
    一、中國大陸網站名稱: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址:http://gsxt.saic.gov.cn優點:可查詢全國任意企業基本信息其他查詢網站:個地方企業信用信息網,如北京企業信用信息網,信息較全國信用網站全面。
  • 徵信查詢:個人信用記錄查詢入口免費
    徵信報告精準查詢及時預防信用風險,提升借貸通過率專業檢測◆數據全面◆實時有效◆安全保障長按識別查詢徵信報告↓↓↓點擊閱讀原文,查個人信用報告
  • 銀聯說|雲閃付APP上線公共運輸信息查詢 助力疫情期便捷出行
    近日,中國銀聯推出「兩查+本地服務」疫情期間出行服務專區,涵蓋公交線路調整信息查詢、公交交通工具患者同乘信息查詢以及各地專項服務等。用戶可在雲閃付APP首頁「疫情期間交通信息查詢」進入查詢頁面,即可檢索所在地公交線路的停運、恢復及其他運營調整信息;或通過輸入日期、車次等信息,查看是否與確診患者有過同行行程。
  • 【工商查冊】如何查詢世界各國公司工商註冊信息
    作者:蘭燕律師公司的背景信息調查可以從政府的官網、第三信用機構調查網站可查詢,以下簡要介紹一些查詢網站,供大家參考。
  • 地方綠金 | 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啟動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
    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3日介紹,該行近日組織召開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專題工作會議,會議決定由粵港澳大灣區內廣州、珠海、惠州、中山、東莞、佛山、江門、肇慶8市的13家法人銀行機構作為首批試點機構,率先探索開展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工作,標誌著金融機構環境信息披露試點在粵港澳大灣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