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又惹禍:藍牙耳機在飛機上爆炸

2021-02-24 木螞蟻潮流實驗室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消息,在一架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上,一位旅客的耳機在使用過程中突然爆炸,導致其面部受傷。

ATSB表示,這位女性旅客當時正在飛機上聽歌,並且伴隨著音樂聲入睡,在入睡兩小時後其中一支耳機突然爆炸,爆炸聲驚醒了她。她說,「當我醒來時,感到面部被灼傷。我趕緊抓了抓臉,導致耳機滾向脖子。我還是感覺很燙,所以趕緊把它們扔到地上。耳機冒出火星,還有一小撮火苗。」

機組人員迅速向耳機潑了一桶水,電池和外殼燒化後粘在飛機地板上,產生陣陣刺鼻氣味。在剩餘的飛行時間內,乘客不得不忍受塑料、電子器件和頭髮燒化而產生的氣味。「人們一路上都在咳嗽。」一位乘客說。

ATSB隨後在安全警告中表示,隨著使用電池的產品數量激增,此類問題發生的頻率也在提升。因此所有帶電池的設備必須放在登機箱內,不能託運。

目前還不清楚發生爆炸的耳機品牌及型號。在此之前,三星Note7曾因「炸機門」而遭多家航空公司禁用。目前市面上的熱門藍牙耳機有蘋果Air Pods,Beats系列,三星Gear IconX等。

歷史文章推薦

機器人COZMO試玩體驗丨AKG耳機變韓國品牌了

《八分音符醬》手機下版載丨小米MIX白色評測

Nokia6評測榮耀Magic評測

Air Pods評測魅藍X評測

魅藍Note5評測一加3T評測

微信公眾號:木螞蟻潮流實驗室(ID:mumayi999)

相關焦點

  • 乘客在飛機上戴耳機睡覺,耳機突然爆炸半邊臉都被燒傷了!
    兩個小時後,她被巨大的爆炸聲震醒了!在飛機上發生爆炸可不是鬧著玩的,幸好這次事故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只是這位女乘客的臉,脖子和頭髮都被火灼燒了,連手也起了大泡。在接下來的旅程,耳機燃燒的塑料味遍布了整個機艙,乘客們全程都被煙嗆得不行。
  • 澳女飛機上耳機突然爆炸!滿臉焦黑!口鼻處、臉頰脖子有嚴重燒痕!坐飛機的都要小心!
    恐怖非常,嚇壞了同程周圍的乘客,當時飛機正平緩的飛行途中,她的頭戴式耳機毫無預兆的爆炸了,將這名女乘客的臉都炸黑了!我伸手摸摸自己的臉,這個時候耳機滑到了脖子上。此時我還是感覺被燒得疼,因此將耳機從脖子上扯掉了,扔在了地面上。這才看到耳機零星閃著火光。」
  • 用藍牙耳機聽歌頭疼是耳機輻射?網友:智商基本告別藍牙耳機
    最近論壇上有許多網友表示,用自己的藍牙耳機聽歌會出現頭疼、耳朵不舒服等症狀,是否是藍牙耳機有輻射?對此有網友表示,真是無知、可笑。
  • 預測:iPhone 11可以同時連接兩個藍牙耳機
    Macotakara的一份新報告稱,Apple正在為下一代iPhone增加雙藍牙音頻支持。雙藍牙輸出可能使兩個人能夠從同一部手機收聽音樂,同時連接兩套AirPod。目前,iPhone軟體僅支持一次連接到一個音頻配置文件設備。您可以與多個耳機配對,但聲音只能來自一組。
  • 三款TWS真無線藍牙耳機充電盒深度拆解:產業鏈大解析
    可以說它的誕生推動了TWS(True Wireless Stereo 真無線立體聲)藍牙耳機進入大眾視野速度。每款TWS藍牙耳機都會隨機配備一款與之匹配的充電盒,充電盒能為其提供電力以及收納存放的功能。
  • 北京飛往墨爾本航班一乘客耳機爆炸
    澳大利亞交通安全局(ATSB)公布的信息顯示,最近一名女性乘客搭乘澳大利亞從北京飛往墨爾本的航班時,起飛兩小時後,她戴著的耳機起火爆炸。
  • 【新交規】開車請使用藍牙耳機!
    昆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在原有科技管理手段基礎上,採用高清電子監控設備和公交車行車記錄儀對全市主城區道路四類交通違法行為進行抓拍,並以手機簡訊的方式對車主或車輛管理人進行告知。不系安全帶,嘴上還叼著煙,一手把著方向盤,一手拿著手機接聽電話……絕對高清晰探頭,不管是黑夜還是白天,這些行為能「看」得一清二楚,並很有可能拍下來,作為交通違法行為證據使用。
  • 科普:為什麼鋰離子電池在飛機上受限制?
    其中,禁止攜帶和託運額定能量在160wh以上的鋰離子電池的規定讓很多人不解。其實對於個人攜帶的手機、電腦、相機等電子產品,全部加起來的額定能量也很難超過100wh,所以大可放心,那麼,為什麼要對鋰離子電池做這種規定呢?自「出道」之日起,鋰離子電池便面臨眾多爭議。
  • (中英):無線藍牙耳機或增加患癌機率?
    而今,網上都在擔心最新的技術時尚變成健康危害,頭條新聞警告稱:無線耳機--比如蘋果公司旗下的潮流AirPods--是癌症的潛在來源。是的,各種聲稱這種精小的白色設備或"造成大腦輻射"的文章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但在我們過度驚慌之前,先了解了解現實吧。
  • 駕駛可以用藍牙耳機嗎?
    噓!達人專訪,可以看到達人的訪談文章回復電影,可以看到電影相關文章回復維權,可以看到美國維權相關文章回復酒莊,可以看到酒莊相關文章回復裝逼,可以看到裝逼系列所有文章回復飛機,可以看到在美國學開飛機的文章回復買槍,可以看到在美國買槍的文章回復36小時,可以看到36小時城市遊系列文章回復酒吧,可以看到酒吧系列文章回復免費,可以看到免費好玩的景點系列文章
  • iPhone7 Plus爆炸了!另一部電池鼓包撐爆屏幕:慘不忍睹
    蘋果:我出7華為:我出9管上,三星:我炸……蘋果:我也上炸。
  • 七號公園耳機:當代人的金鐘罩,為你創造私密個人空間!
    前不久,關於「11億年輕人面臨聽力受阻」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說:全球近50%的年輕人有損失聽力的風險。然而,微博點讚最高的留言並不是對聾的擔憂,而是對於耳機發明的讚美。現代人即使冒著變聾的風險,也不願放下耳機。耳機到底有什麼奇特的魔力?七號公園耳機認為,耳機可謂是當代人的「金鐘罩」,即使每個人聽的內容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耳機為身處公共空間的我們帶來了一種奇特的隱私感。
  • 鋰電池上飛機,需要注意這幾點!
    就是我們常用的電話、電腦、數位相機所用的電池。由於近年航空業界大幅增強鋰電池上飛機的規定,如果旅客不清楚,攜帶過多鋰電池上飛機的話,隨時都會惹出大禍。所以一定要清楚7項有關帶鋰電池上飛機的注意事項,享受一個安心的旅程。 不論是電源或是鋰電池都不能託運,必需放在手提行李中,隨身攜帶上飛機。
  • 通用快速充電:電池供電應用的未來趨勢
    進一步說說上面提到的旅客給一個或多個設備充電的例子,考慮到他們可能無法總是連接電源,最理想的情況是,他們的設備能夠很快充滿電,而且一旦充滿後,電池可以長時間使用。即使他們只有15分鐘的短暫停留時間來給設備充電,這也足以讓電池續航數小時。
  • 號外:滴滴攜手捷波朗耳機尋找最猛搶單王!
    2015年12月31日活動規則:活動時間內,市區油車司機累計成功搶單前200名、郊區電動司機累計成功搶單前30名的司機可獲得以下獎品;獎品內容:一、市區油車司機:第1名:價值1399元馬庫斯4G手機一部第2-10名:價值700元 Jabra Boost 捷波朗 玄月3藍牙耳機
  • 小欖考場女考生戴藍牙耳機考科目三,作弊當場被抓,後果好嚴重....
    近日,在小欖考場科目三道路駕駛技能考試現場,考試安全員在隨車監考的過程中,發現一名女考生佩戴微型藍牙耳機參加考試,神情怪異,疑似在聽從指揮操作考試
  • 家中「南孚」電池突然爆炸彈出1.5米
    「就在剛剛,電池在靜置狀態下居然爆炸了, 一聲巨響。還好沒傷到人。什麼情況,誰給解釋一下」。當晚10點21分,張先生發出一條爆料的微博。張先生說,大概兩天前,這節原本放在遙控器上的電池沒電了,於是他隨手取出,放在客廳的鋼琴上,還沒來得及處理。
  • 攜帶移動電源上飛機 先了解安全問題與規定
    無論是短遊或遠行,都必須藉助交通工具,巴士、地鐵還有飛機等等。手機是外出必備之物,可惜手機續航時間未必能撐過旅途時間,因此帶個移動電源就很有必要了。但你的移動電源能陪你度過旅途嗎?  最近移動電源安全事故頻發,去年6月北京地鐵10號線上一乘客的移動電源自燃;今年4月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一乘客的移動電源在過安檢時爆炸;5月份移動電源爆炸逼停深圳地鐵4號線……駭人聽聞的事件讓人們對移動電源又愛又畏,廣州地鐵率先在今年7月發出「在列車上請勿使用移動電源」的建議。
  • 帶上它就不用擔心充電器在飛機上起火了
    隨後涉事旅客被警方帶走調查,該航班已更換飛機和機組執行。事後,@中國南方航空在微博上發布了消息。充電寶不能託運!從理論上來說,作為儲能裝置的充電寶容量越大的充電寶,電池內部能量密度越大,經過劇烈衝擊後,電池短路會引發電池內部熱量急劇增加。如果將充電寶放置於行李箱中,在飛機上起飛顛簸推動中,經擠壓有可能會發生危險。充電寶若託運,在貨艙中燃燒會造成更大危險。
  • 注意,這些蘋果電腦不能帶上飛機,5家航空公司已發布禁令!
    限制乘客攜帶蘋果電腦登上飛機的隊伍,還在不斷擴大。據經濟參考報,新加坡航空公司25日宣布,由於存在安全隱患,禁止乘客攜帶部分型號的蘋果MacBook Pro筆記本電腦登機。新航表示,攜帶受影響型號筆記本電腦的乘客必須先更換電池或確認電池是安全的,才能把筆記本電腦帶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