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金華最高的氣溫都在37℃以上,這讓不少市民都直呼「熱爆了」。
但是你能相信嗎?一向以牢固著稱的鋼化玻璃也在高溫天發生了「自爆」。昨天(21日)傍晚,家住市區二環北路附近一處小區的市民朱先生就遭遇了驚險一幕。他駕車回家途中,樓上突然住戶的玻璃發生了「自爆」,只差一點就砸中了他的車子。「真的是嚇壞了。」昨天晚上7點多,朱先生提起這一幕還是心有餘悸。
(資料圖)
朱先生告訴記者,昨天傍晚5點多,他和往常一家駕車回到了小區。在經過小區5幢時,他突然看到眼前有東西飛下,忽然就傳來了「砰」地一聲巨響。朱先生趕緊下車查看,這才發現掉落在車子前的是一塊玻璃,而此時玻璃已經完全破碎。朱先生抬頭看發現9樓的住戶的陽臺外的一塊玻璃已經不見了蹤影,只剩下部分還殘留在上面。
「距離我的車子只有兩米不到,要是掉在我的車子上,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朱先生很後怕。隨後朱先生通知了物業公司,物業公司也通知了事發業主。據了解,該玻璃之前並沒有損傷。「我們懷疑是因為天氣過於炎熱,鋼化玻璃發生了自爆的情況。」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鋼化玻璃的優點之一是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一般可承受250℃以上的溫差變化,對防止熱炸裂有明顯的效果。可是近年來,由於天氣炎熱,鋼化玻璃發生自爆的情況還是屢有發生。這到底是為何?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鋼化玻璃製品一般有千分之三的自爆率。記者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上看到,關於鋼化玻璃的國家規定中有對「自爆」的解釋:由於玻璃中存在著微小的硫化鎳結石,在熱處理後一部分結石隨著時間會發生晶態變化,體積增大,在玻璃內部引發微裂紋,從而可能導致鋼化玻璃自爆。
記者諮詢了本地一家鋼化玻璃安裝的個人,他表示,鋼化玻璃發生自爆還很可能是由於安裝時候的問題。「鋼化玻璃需要安裝在卡槽或框架內,如果當時環境溫度過高,玻璃以及各安裝部件就會發生熱脹冷縮的情況。玻璃和部件在膨脹後會相互擠壓,如果長時間受熱。擠壓到一定程度後,玻璃就會自爆。」
記者了解到,2015年3月,國家住建部安全監管總局發布的《進一步加強玻璃幕牆安全防護工作的通知》中規定:人員密集、流動性大的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等場所,臨近道路、廣場及下部為出入口、人員通道的建築,嚴禁採用全隱框玻璃幕牆。以上建築在二層及以上安裝玻璃幕牆的,應在幕牆下方周邊區域合理設置綠化帶或裙房等緩衝區域,也可採用挑簷、防衝擊雨篷等防護設施。
業內人士提醒市民,在選購時鋼化玻璃時應儘量選有3C認證標誌的。鋼化玻璃安裝的地方,應儘量避免溫度劇烈變化的方位。若是居住樓層較高,市民可以在玻璃上貼一層防爆膜。這樣即便自爆了,碎片也會粘在防爆膜上,可以把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同時,有條件的市民也可以在玻璃外安裝防盜網、防護網,避免玻璃自爆後,從高空砸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