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它可以稱出你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所謂的金碑、銀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朱元凱,金山公安分局松隱派出所,2016年「百聯杯」十佳優秀社區民警評選活動第10號候選人
村民們一開口就是「阿凱」、「阿凱」,「阿凱」,正是這兒老百姓對民警朱元凱的暱稱。在整個松隱地區,它可是老百姓耳熟能詳的名字。
「你們已經違反了農田租賃協議,再鬧我就要對你們採取措施了」
「砸你辦公室算客氣的,今天誰來都沒用,我就不整改」
「朱警官,是你啊,不記得我了嗎,我們整改,也不會再到村裡面鬧了。」
這天,朱元凱正在浩光村走訪,村委會突然來電話:「村裡碰到棘手的事了,你快來處理」話筒裡,還傳來吵鬧聲。朱警官覺得事態不妙,馬上趕去。還沒進門就傳來吵鬧聲:「砸你辦公室算客氣的,今天誰來都沒用,我就不整改」村委會陳書記辦公室的地上一片狼藉,茶葉渣水和碎玻璃灑了一地。
原來,村民張某、何某擅自將承包的100多畝農田轉包給安徽籍來滬人員王某等3家用於種植西瓜。政策是明令禁止私自轉包的,故村委會知道後,告知倆人必須終止農田承包協議,於是張某就來村委會打鬧了一場。棘手的是,張、何已向王某等人收取了3萬多押金,而王某等也已將搭建西瓜大棚的材料運至田間,終止協議牽涉多方利益,處理不當可能引發不安定因素。
朱元凱很沉著,嚴肅指出轉包及鬧事的錯誤,還講清了合同承包應承擔的法律事項。「你們已經違反了農田租賃協議,再鬧我就要對你們採取措施了」。突然何某主動表態:「朱警官,是你啊,不記得我了嗎,我們馬上整改,也不會再到村裡面鬧了」
事態的轉折,讓朱元凱感到有點突然。事後,何某道出原委:「阿凱警長,我要報答你。還記得那一次,你幫我討回運輸費的事情嗎?」
原來幾年前,幹著個體運輸司機的何某,因討要運輸費,與松隱一家服裝廠的老闆發生糾紛。當時處理糾紛的正是朱警官。事情處理的合理、合情、合法,當時就讓何某服帖了。幾天後,何某全數拿到了拖欠的運輸款。他從心裡對朱警官產生了敬意。當他見阿凱警長來了,內心便產生了要配合民警妥善解決問題的想法。他以自己的言行,影響了張某等人,與村委會妥善解決了一場轉包糾紛。
朱元凱說,這件事讓我更加相信,老百姓不會忘記我們為他們做過的事情,我們為他們擔當,他們就會給我們支持和回報。
朱元凱的管段除了浩光村,還有金明村和附近的松隱工業區,面積近8平方公裡,居民1500多戶,總人口6000多人。由於農宅分布鬆散、本地村民防範意識薄弱、外來人員大量湧入等因素,造成提亭林鎮近幾年農宅入室盜竊案件高發,嚴重影響了群眾的安居感。2014年,松隱派出所試點「農戶防盜跟蹤機制」。朱元凱借著「降發案、管人口、促防範」的東風結合轄區特點,一家一戶實地走訪農宅,對應製作出每一戶的《農戶防盜跟蹤評估表》,梳理出「入戶門材質不牢靠、住宅圍牆易遭入侵、堆積物易被攀爬、車輛隨意停放不夠安全」等4大類突出隱患,總結出了「點面結合」、「小投入+土辦法+高科技」等工作經驗,實施「滿天星」工程,徹底掃除了幾十處農宅區域的視頻監控盲區,還更新了一大批掛鎖式農戶的入門防盜鎖具,落實了農戶圍牆的加固和插碎玻璃等有效措施,提升了轄區的安防水平。
如今,浩光村、金明村、松隱社區案件沒了,糾紛少了,環境乾淨了,老百姓的笑容也多了。「作為一名社區民警,我始終要求自己在工作過程中做到與群眾將心比心,以心換心……」阿凱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由此看來,群眾親切地稱他為「阿凱」,樂於將他視為可以信賴的自家人,也就可以理解了。實際上,「阿凱」這個暱稱,揭示的是百姓的認可、警民關係的融合,更是阿凱本人對自己職業的忠誠與執著。
1、大家叫朱警官什麼暱稱?
2、鬧事者為什麼突然態度發生了改變?
發送「答案+姓名+電話+職業」到社區安全屋微信平臺,我們將在答對的微友中抽取幸運者,將獲得限量版的萌熊充電寶和霸氣的警察獅王公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