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檔案
姓名:土旦扎西
年齡:28歲
職務:柳梧公安局社區警務室警長
短評:柳梧新區每年都會發生拖欠民工工資的事情,而他經常要奔波於幫村民和務工人員「要債」的事情,「幫他們拿到工資的那一刻,事情才算幫他們做好了。」土旦扎西說。
幫村民們要回工資他比村民們還高興「你看,他就是經常幫助我們的土旦警長。」一位70歲高齡的老人指著正在巡邏的土旦扎西對身邊的孫兒說。
很多人覺得警務室的工作簡單、輕鬆,其實不然,柳梧公安局社區警務室警長土旦扎西每天奔波,為的是解決村民、民工的困難。他說:「只要這裡的群眾需要我一天,我就會在這裡堅持下去。」
這位警長
經常替民工「討債」
柳梧新區發展迅速,近幾年屹立起許多高樓大廈,呈現出一片新城的氣息。在這快速發展的背後,有著讓人民警頭疼的難處:部分修建房屋的工人拿不到工資。2013年7月,一房產公司在柳梧新區修建樓房,一切手續辦好後,施工方進入場地開始施工。自開工以後,施工方按照合同要求,按期完成了一期的工程量,但並沒有拿到工程款。
「工程款沒拿到,可不能耽誤工程進度。在公司的承諾下,施工方繼續施工,一直到到10月份,該公司拖欠了施工方的民工工資900多萬元。」土旦扎西告訴記者,無奈的民工無處訴苦,只能向警務室的民警求助。
因土旦扎西在當地比較有「名氣」,工人們紛紛找到了他。得知具體情況後,土旦扎西來到該公司找到負責人協商,可對方卻找各種藉口推脫。為了讓民工拿到屬於自己的報酬,他不氣餒,天天找該公司負責人協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13年10月底,他替民工要回了900多萬元的工資。
「土旦警長可真是一位能人,如果沒有他的幫助,去年春節都沒錢回老家呢。」柳梧新區一工地上的工人告訴記者,現在他們能安心在工地上幹活,全靠土旦扎西「背後」給他們撐腰。
村裡老人多
他常常帶著民警們去看望
柳梧新區的很多工地上都能看到柳梧村村民的身影。一住宅小區剛修建的時候,柳梧村的很多村民都在該工地上打工,跑運輸的、拉磚頭的,可以說這是帶動村民致富的路子。但付出了勞動,卻拿不到應得的報酬,村民們都特別生氣。
「那時候建築公司拖欠了幾千萬的民工工資,不少村民都找我訴苦。看到她們一天從早到晚的幹活,卻拿不到工資,我心裡特別難受。於是我找到這家公司的負責人,與其協商發放民工工資的事情。」土旦扎西說,經過幾個星期的折騰,終於要回了一部分的民工工資。
柳梧新區有40多個施工單位,每年都會發生拖欠民工工資的事情,每天奔波於「要債」的事務中,他沒感覺到疲憊,只要幫助了別人,他就覺得很開心,「幫他們拿到工資的那一刻最開心了,事情也算幫他們做好了。」
工程量一多,很多年輕的村民都去工地上幹活了,只留下老人在家。除了每天的正常工作外,土旦扎西還常常帶這民警去看望柳梧村裡的老人,幫他們打掃衛生或者送點吃的過去。「土旦扎西特別好,我們村的人幾乎都認識他。我本來身體就不好,還一個人待在家裡,要不是他天天來幫我,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柳梧村村民白央老阿媽說,村民只要有困難,土旦扎西都會第一時間趕過去幫忙。
警長的父母
愛聽社區裡的警務故事
對於土旦扎西的工地,他母親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出生於老百姓家庭,你既然幹了警察這一行,就要有責任,既要對得起自己也要對得起他人。不管是誰,只要能幫就儘量去幫。」就是母親的這一句話一直影響著他無私幫助他人。
「怎麼說呢,其實我父母都覺得我的工作挺累的,時時刻刻關心我。每次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幫助別人,我就把最近做的事給他們說一遍。當聽到幫村民要回工資時,父母在電話那頭高興地說了一句『好、好』。」看到父母如此高興,他也有了鬥志,每天在柳梧新區奔波,哪裡需要幫助,他就到哪裡去。
土旦扎西的同事對記者說,從路程來算的話,土旦扎西每天走訪差不多10公裡左右,從來沒有間斷過。「他就是這麼一個人,老感覺不到累。其實我知道,他很累,但從不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柳梧公安局治安大隊副主任高松告訴記者,土旦扎西在社區警務室起到了帶頭作用,工作能力又強,而且任勞任怨,同事們都特別佩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