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學上,雙性人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兩性畸形患者」。按照國際上的非確切統計,大約每4500人中就有一人就會罹患兩性畸形。再按照傳說中普通人一生能認識4000到5000個人的定律估算,大部分人可能都曾經「認識」過雙性人。
雙性人自述:「我是10歲的時候發現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因為我只能蹲著撒尿,別的男孩子都可以站著撒尿。」
奇怪的是,似乎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雙性人的存在。
為啥?首先是因為這事兒實在難以啟齒——家醜不可外揚啊!家裡經濟條件允許的,雙性嬰兒早早通過做手術回歸「正常」;家裡揭不開鍋的,會想「如果這個孩子不出生就好了。」
在河南林州市,有一個嬰兒剛剛出生不足半個月。短短半個月內,他遭到了溼巾捂臉、尿不溼捂臉、深夜被拋棄到荒郊野外等連續3次謀殺!經過警方調查,兇手不是別人,正是他的親生父親和爺爺。
而這一切,都因為這個嬰兒是雙性人。
後來,兇手父親在審問中坦白,他很想讓兒子活下來,同時也想讓他死。想讓他活,是因為畢竟骨肉相連;想讓他死,是實在不知道怎麼面對兒子是「變態」的事實。
還記得因「黃海波PC案」走入大眾視野的另一名主角劉馨予嗎?她曾經就是一名雙性人。不少網友當時嘻嘻哈哈表示,真不知道黃海波圖個啥,還有很多人至今堅持認為是老黃被仙人跳了。
本來龍大姐對這件事不太了解,還以為劉馨予是變性人(自主選擇成為女裝大佬),後來才知道,她是天生的。剛出生時家裡人都以為她是男孩,直到青春期發育時,母親才發現她的「小兄弟」出了問題。到醫院檢查,她被確診為「兩性畸形」,後來通過做手術變成了女性。
不了解的人會疑惑:一出生就可男可女,還有這等好事?這選擇餘地多大,知足吧!
當然沒那麼簡單。當第一、第二性徵都無法幫助判斷性別的時候,基因檢測會閃亮登場。由染色體的XX或者XY,決定手術的方案和未來的走向,很多雙性人別無選擇。
LGBT圈內著名的「細細老師」陸月明,是香港首個公開出櫃的雙性人,她的一生詮釋了何謂「別無選擇」。
細細老師剛出生的時候,下面長了一條很細很小很像「小兄弟」的肉,會陰部卻多了一個小孔。醫生護士都一臉懵b,不知道該通知家屬生的是男是女。
那是20世紀60年代,陸家父母很希望一舉得男,就認定細細老師是男孩兒,為他取名耀鴻,寓意他是「全村兒的希望」。
年輕的時候,為了對得起家族的期待,他做了十多次手術,想要讓尿道口重回「小兄弟」之上,成為真正的男人。
誰能想到,這是命運對他開的大玩笑呢?
「同我那一批雙性人,我是唯一的倖存者,其他雙性小朋友都自殺了。」
直到36歲,細細老師才通過全面體檢發現自己雖然長了小兄弟,卻沒有「彈藥」,女性器官倒是連子宮帶通道一應俱全。
「原來為了做一個正常的男人,挨了這麼多刀去做手術,全部都是白做的。因為我本身本體有女性的性器官並存,無論我怎麼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好像一個笑話。那一刻的感受是很悽涼的,將我的整個人生觀都打得很低沉,覺得生存沒意義。對於生老病死很看得很悲觀。」
最後,為了避免患癌症,他將所有男性的腺體以及發育不完全的「小兄弟」完全切除。陸耀鴻成了陸月明,她改變心態,選擇接受雙性人的身份,成為了雙性人平權活動中的代表。
不同的年代,雙性人有不同的際遇。
20世紀30年代末的瑞士,克勞德特(Claudette)剛一出生就被發現有兩套生殖系統。在當時,男性的社會地位更高,於是他的父母決定把身體結構異常的他當作兒子來養。
克勞德特像正常男人一樣娶妻生子,事業有成,現在甚至還有了孫子。可以說,如果他自己想隱瞞,除了妻子沒人會認為他是雙性人。
克勞德特與妻子
克勞德特在自行車運動中獲得的獎盃
但他從未隱瞞。年輕時他也曾被人用異樣的眼光審視、批判,但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他從來沒有因為身為雙性人而自卑過。
年近80,克勞德特對人生有著不同的感悟。在獲得妻子支持之後,他選擇作為一名伎女,以雙性人的身份爭取性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在家鄉,克勞德特白天是好丈夫、好爸爸、好爺爺,晚上則穿起性感內衣,靠做伎女享受生活順便賺錢養家,生活十分愜意。
他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雙性人也可以感受愛,享受生活。
克勞德特並不是特例,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接受第三性別。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的性別不是男也不是女,就可以選擇成為第三性別。在承認第三性別合法的國家,雙性人不再需要面對非男即女的選擇,只要健康狀況允許,ta們可以真正「做自己」。
在澳大利亞、德國、丹麥、美國、孟加拉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護照上一個「X」,是對雙性人群體的最大尊重。
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能保證男女兩套性器官同時健康(尤其是男性器官,脆弱的蛋蛋很怕高溫,如果藏在體內,很容易斷子絕孫),但ta們起碼不用面對簡單粗暴的抉擇了,對吧?
龍大姐看過幾個雙性人相關的故事,ta們往往會選擇脫離社會、遠離人群,遮掩住自己的秘密,以尋求最後的尊嚴。與此同時,也有很多雙性人被所愛之人敲開心門,願意去改變先天的「特別」,給愛人應有的生活。
細細老師就有一個愛人,和愛人在一起的時候,她不可避免地會懷疑對方愛的到底是誰,是男性還是女性,或者是雙性?
「Ta 可能要清楚自己是異性戀、同性戀,還是雙性戀...愛情很單純,但愛上雙性人很複雜。」
講雙性人情感的影視作品裡,臺灣電影《海吉拉》讓我印象深刻——上學時青梅竹馬的小姐姐出了趟國突然變成男生,到底該怎麼抉擇?
甜甜的校園愛情背後是依然殘酷的社會現實,雙性人難以言說的痛苦,化作結尾一句懇求:「請擁抱我的靈魂,在我的軀殼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