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少數人的晚餐
導演: Athanassios Vakalis
編劇: Athanassios Vakalis
類型: 劇情 / 動畫 / 短片
官方網站: www.dinnerforfew.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希臘 Greece
語言: 無對白
上映日期: 2014-11-29(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片長: 10分鐘
劇情簡介:
During dinner the system is working like a well-oiled machine. It constantly and solely feeds the few that foolishly consume all the resources while the rest survive on what little falls off the table. Inevitably when the supply is depleted the struggle for what's left leads to a catastrophic change. Sadly the offspring of this profound transition turns out to be not a sign of hope but the spitting image of the parents. The film is a sociopolitical allegory of our society.
|本文大約1400字,點個讚吧,好人一生平安
聲音:【Q·ling】
一群豬(統治階級)在岌岌可危的島(地球)上的旅館(可利用資源)享用美食(資源),胖子(工廠,市場,資 本)將旅館房間(國家)中的物品(國家資源)變成美食(私有資源),而貓咪(大眾百姓)只能獲得從豬手裡漏出來的殘渣果腹(施捨),並為此要討豬開心。
為了那些剩下的殘渣而互相爭鬥(職場競爭),如果有發現鎖鏈(幕後交易)的貓咪則會消失(秘 密 處 決),隨著旅店物品的減少,豬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開始變得暴躁,不再施捨,反而更加貪婪(加重對資源的掠奪),開始相互爭搶(利益階級之間的競爭),貓咪得不到食物而開始吵鬧(遊行抗議),有的豬驅趕(武力鎮 壓),有的豬放出假老鼠(虛假的承諾)引走貓咪。
當旅店被拆乾淨,徹底沒有美食的時候,豬們乾脆開始瘋狂,將一切吃掉(從根源破壞和掠奪),這是飢餓的貓咪開始嘗試上桌偷食物(人民開始嘗試突破階級壁壘),卻被豬打跑(武力鎮 壓),但更多的貓咪上桌找吃的,漸漸的,貓咪團結起來變成一隻老虎(武裝起 義),開始屠殺豬(清洗利益集團獲取資源),但豬們卻跑不了,因為他們被鎖著(利益糾葛),老虎輕鬆屠殺了豬(起 義勝利),但隨著被豬肉填飽肚子反而困了(人民在享受勝利中墮落),從而忘記了將他所住房屋拆毀的真兇胖子(下意識忽略了破壞了國家的真正黑手),但胖子卻趁老虎不備一刀反殺(資 本奪取了勝利果實),並從老虎腹中掏出一群貓咪(人民不在團結)。
這些貓咪隨著胖子進了新的房間(人民建立新的國家),新的輪迴開始,但誰都沒有注意,這個島在崩塌,這個旅店在不斷被掏空(地球資源不斷枯竭),依然在歡聲笑語中重複之前的一切。
少數人的晚餐解析分析寓意大家都在說豬和貓代表的人性醜陋,其實我覺得這倒是生存法則的本質,沒什麼。
相反,一直被忽視的那個胖子才是關鍵。
打個比方,這些豬是古代的皇帝和官員,貓則是百姓。
貓起義推翻豬,然後成為新的權利者。可是從頭到尾,他們都是在封建制度中的可憐人罷了。而那個胖子就是封建制度的代表。
想要真正的改變,必須是一隻貓發現這個屋子之外的世界,然後擺脫胖子的世界,就像是從封建走向共產!
1.房間內的陳設和胖子搖的等於資源以及技術,這兩樣創造出來的東西供養資本家以及底層。
2.胖子代表的是資本主義的分配模式,位居高層的資本家永遠吃大頭,底層永遠是僅僅夠的狀態,這種狀態其實是極其脆弱的。
3.技術止步不前,而有限量的資源卻在穩步消耗,其結果就是隨著時間推移,所有人都不夠了。
4.被吞掉的貓咪是寓意發現了這種不公的分配方式,以及其脆弱性,這個在最後有表現。
5.資本家邪惡麼,其實從邏輯上說是否定的,因為其存在是有合法性的,故而最後新的一波人出現了,重新開始。
6.當食物變少以後,每個豬互相敵視和爭搶的行為,表現出資本社會高層內部為利益明爭暗鬥,只顧現在。
這個短片描寫了兩個事:
1.有限資源下的固定分配方式必然完成危機,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必然導致現有系統的崩潰。
2.一個困擾人類的話題,人類靠欲望走到現在,如何更文明的有下去,不再用戰爭來解決問題。
刪減部分:
在老虎咬下去之後剪掉了一部分片段,過了一秒老虎又跳上餐桌,隨之帶上來的是豬頭的半截屍體(上半截身體,並且手臂缺失了),之後畫面變得比較抽象,講的是老虎大開殺戒,然後正常畫風鏡頭是老虎嘴裡叼了一隻手臂,放下,然後匍匐睡覺(周圍大量凌亂的殘肢),這時光膀子的大哥拿了一把匕首衝出,完全沒遭到反抗就殺死了老虎,然後聽了一聽老虎的肚子,劃開肚子,取出小貓咪,然後裝在帽子裡帶到下一個房間。
少數人的晚餐劇情這片子並不專門影射某種政治制度,從「牧師」這個角色就可以看出這片的主題是一個更加古典的諷刺故事:先看幾個角色吧.。
帶假髮的法官他代表當前的社會秩序與律法,是制度的基礎,他是暴動出現時最先被擊倒,也是新秩序誕生時最先被創建的。法官的左邊是牧師(道德),右邊政客(政府體系)。當小貓發生爭執時他也會憤怒和關注(2:00 )
小鬍子的銀行職員這個角色是銀行家,代表著資本(所有資本都需要靠銀行運轉)的流向,任何一個當代政治制度下都是有這個角色存在的。他的身邊是紅藍兩個不同領帶的政客,所有的政客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藍色領帶的政客在第一個房間他是執政黨,坐在法官的對面,主人的位置上,從新房間紅色領帶分配刀叉的行為來看他是第一個房間分配刀叉的人。當資源不足時貓會來找他,而他則會驅使右邊的記者用玩具誘導貓群。當危機爆發時,他也是第一個發出怒吼的人,他最後的暴食行為導致了所有人的暴走。
紅色領帶的政客在第一個房間他是反對黨,坐在法官和銀行家的之間,依靠法律和資本攫取自己的權利,作為反對者他基本沒什麼戲份。在資源不足時甚至會和法律起衝突(違法獲利)。但是換到新的房間後,他獲得了分配刀叉的權利,所有人都向他舉杯
帶眼鏡的記者這個角色外網說是記者,代表著媒體、輿論界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官員。他們與牧師(道德)坐在一塊,不時地給小貓施捨一些食物,但他們也被執政黨說趨勢,在危機爆發前緩和貓群的衝突
牧師代表著社會的道德、價值觀、或者說社會的理論基礎——也就是學者,哲學家、社會理論家、經濟理論家、宗教家都是這樣的人。。他是輿論與法律的基礎——在新的房間中他是第一個出現也是第一個入座的。
桌子底下的蛇形鏈條這個鏈條既是利益的鏈條,也是人性的鏈條。表面上這代表著他們是被利益捆綁在一起的,更深一層的是這是人性中的貪婪使得他們被捆綁在了一起,蛇——貪婪的象徵,有著無盡的饑渴,當貓驚醒了貪婪的時候,也就被貪婪吞噬了。
這些人之所以無限地想吞噬下去,也是因為被貪婪束縛在了一起。
廚子廚子是這群動物中唯一的「人」,動物會互相轉換,但他不會。那麼在歷史中什麼東西是一成不變的?我覺得這個東西就是「社會」。如果說人作為個體,體內總有非理性的「動物性(例如片中的貪婪和憤怒)」存在,那麼作為理性聚合體的「社會」是不是更貼近「人」這個概念呢?
人作為個體產出資源的能力是弱小的,但團結起來形成的「社會」則會具備強大的生產力,廚子推著機器將各種東西加工成食物就是工業大生產——社會化大生產的縮影。
但是社會產出的資源如何分配則是由餐桌上的統治者們決定,社會只是在統治階級的指導下冷漠地運轉。
當暴動發生時,社會也是冷漠的藏了起來,生產停滯了。但是當暴動的憤怒逐漸平靜下來後,「理性」的聚合體就會開始重新團結其人民,將依然「憤怒」的一部分排除掉,聚集起那些「順從於理性」的人,開始構建新的「社會」——能夠適應人類理性的貓留了下來,並被帶到了新的房間,而其中由誕生了新的豬,而社會依然只是默默地推著機器生產著,唯一的區別,只不過是執政者的輪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