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阿克蘇地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幹部鍾濤收拾了簡單的行李,和單位領導同事、家中父母妻兒告別後,坐上了他的「專車」,來到阿克蘇市喀拉塔勒鎮卻日庫木村,開啟了他的「訪惠聚」駐村工作。
這一去就是三年,他擔任扶貧專幹,村民小隊長。駐村期間鍾濤用細緻入微的關懷和紮實有效的工作,贏得了百姓的讚譽和支持,用汗水與奉獻書寫著卻日庫木村的嶄新篇章。
「我們都是農民的孩子」鍾濤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村裡的工作,他輕車熟路。他懂農業,知道農村要發展什麼、怎麼發展,也懂得用什麼方法興農富農,推進農業科學發展。田間地頭總能看到鍾濤的身影,或是交流經驗,或是指導科學技術。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愛農村,才能有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情感,把農村當家鄉,對農村有歸屬感和責任感,就會安心紮根農村,投身鄉村振興。」他熱愛農村,把農民當親人,心裡裝著農民,因此鍾濤也在卻日庫木村結下了一份深厚的情誼,卻日庫木村莫尼亞孜一家老老小小都把鍾濤當成家人、親人、最好的人。
鍾濤為親戚家的孩子過生日
莫尼亞孜老人身體不好,家裡的活都是他自己幹,家中孩子學習沒人輔導。閒暇時間,鍾濤就會去莫尼亞孜老人家,幫他乾乾家裡的活,還會為孩子買學習用品,輔導孩子學習。
每次鍾濤休息回阿克蘇時,總會問問莫尼亞孜老人家,有沒有需要帶回來的東西,老人家總是說沒有沒有,但是鍾濤的心裡早已為老人列好了清單:老人的腿疼藥沒了,孩子的書包也破了,還有……當鍾濤將腿疼藥遞給給老人時,將書包拿給孩子時,莫尼亞孜老人流下了眼淚,「感情不分民族,我們是一家人!」
莫尼亞孜逢人就說:「鍾濤是我親戚,鍾濤給我講了黨各項惠民政策,還根據我家的實際情況為我謀劃如何增收致富。他鼓勵我飼養羊、雞苗,發展庭院經濟,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真是太感謝他了!」說著說著,老人又流下了眼淚……
鍾濤把莫尼亞孜一家人接回家過節
每當節日,鍾濤都會把莫尼亞孜一家接回阿克蘇,回家一起過節,鍾濤的父母妻兒每次都會提前準備好豐盛的美食迎接莫尼亞孜一家。兩家人感情越來越好。
就在近日,莫尼亞孜老人家急匆匆的來到了工作隊辦公室,一進門就問鍾濤去哪裡了,工作隊員告訴老人,鍾濤去開會了一會就回來。
鍾濤剛進門,老人就走上前去握住他的手急忙問,「鍾濤,你是不是要回去了?」說話間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老人家,你別擔心!我要再過一段時間才回去。即使我回去了,也一定會經常來看你的!你有什麼事一定要給我打電話!」
莫尼亞孜說:「我今年自己摘了棉花,我要給你彈個網套,你回去了記得蓋上,蓋上被子你就會想起我了!」鍾濤再也忍不住了,流下感動的淚水……
鍾濤帶家人看望莫尼亞孜一家人
在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種超越血緣、親情的大愛,感受到了無私博大的胸懷和人性的光芒,感受到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美德,正因為我們身邊有這麼多用行動維護民族團結的「他們」,我們的生活才更加溫暖、幸福。
作者:賀志峰,阿克蘇地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駐阿克蘇市喀拉塔勒鎮卻日庫木村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