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故事 | 心安之處便是家!馬蘭站的三年建家之路!

2021-02-07 烏鐵微家園

馬蘭車站是一個年輕的車站,2014年12月28日開站,2015年2月1日開通客運。馬蘭車站也是一個充滿朝氣的車站。在新建站的時候,這個車站沒有樹,沒有花,這裡的每一個人都願自己是一棵小草或者一朵小花,這裡的職工稱自己為馬蘭花,他們守護馬蘭,建設馬蘭,為馬蘭的發展儘自己的錦薄之力。

       一進入站區,在職工文化牆上,一組反映車站「成長曆程」的照片引人注目。跟隨這些珍貴感人的「時光記憶」,看看馬蘭車站職工齊心協力建家園的故事。

        馬蘭車站現有職工42名,分別來自烏魯木齊、庫爾勒、甘肅等地區,均為異地職工。「大家離家想家,我們的工作就從『建家』開始。」據車站站長鄒華東介紹,車站成立之初,條件艱苦。大家視相聚為緣分,視車站為家庭,人人為「建家」獻計獻策、貢獻力量。經過幾年的建設,現在的車站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工作努力,人心思定。


     這個外表看似普通的家,走入其中卻令人心曠神怡——院落環境溫馨、寬敞整潔,房子、綠樹、紅花交相輝映,綠油油的菜園、果園連接成片,葡萄長廊、蒙古包美觀雅致,幾名休班職工坐在石凳上看書聊天,其樂融融……

       一進宿舍,親情牆上貼滿了職工日常生活照和生日祝福語,讓職工在緊張的工作之餘感受家的溫暖,同時也為職工提供一個「快樂工作、幸福生活」的良好環境。

      安心先安胃,這裡的人吃著綠色食品,參加著綠色活動。特別是針對來自不同地區的情況,在這還舉辦了美食大賽,大家每人選擇一樣家鄉特色菜,親自做,豐富了菜式,讓食堂多了家的味道。

      這種家的溫馨氛圍,感染、激勵著班組每一名職工。雖然是個四等站,作為客貨運車站,職工們都在各自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工作,消除了安全隱患。接發車組人員,秉承著一絲不苟的作業精神。他們是行車安全的守護者!調車組人員,他們推進、連掛,他們風雨沐浴,驕陽揮汗。他們艱苦奮鬥,他們無私奉獻!客運人員,他們自我激勵、自強不息,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從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體現人民鐵路為人民,讓旅客體驗更美好。


家是社會的細胞,

馬蘭車站「建家」的生動實踐,

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園文化在凝心聚力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心安了,

工作起來才更有幹勁,

才會更加用心。






相關焦點

  • 傾聽,南疆小站留守人的故事
    小站的荒涼、寂寞,造就了小站人的堅強、樂觀,他們扛起責任與大愛,在平凡中享受快樂!
  • 好姐妹同住「乘風破浪的家」,《夢想改造家》實現最美退休夢
    12月9日晚22:00,東方衛視將播出立邦《夢想改造家》第七季的第九期《乘風破浪的家》。本期節目中,五位好姐妹為了找到一個退休後可供養老的居所,特意從四川來到了雲南。在這條尋覓的道路上,她們快樂相處的情景,感染了無數人,設計師謝柯也深受啟發,精心為她們打造了一個美如畫的「乘風破浪的家」。
  • 魯媽媽之家—我的第二個家
    家,是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是一處多麼令人嚮往的環境,是一個多麼美妙的地方。
  • 俗語:「家有滴淚屋,三年一場哭」,是什麼意思?
    但很多農村卻還是自己建房屋,農民建房子的時候有很多講究,不論是建房的地形,還是房屋的形狀,都要精挑細選。事實上,所謂的滴淚房指的就是,自家主屋旁邊,高度略低於主屋的矮房,這種房子一般是輩分比較低的人住。下雨的時候,雨水可以順著主屋的屋簷滑落到矮屋的屋簷上,便好似一滴滴淚滴在上面。矮屋才被叫做滴淚屋,若是有人住在這樣的房子裡,是不好的。
  • 守護媽媽 心安天下——蘭溪「美美+家」開展溫和媽媽守護聯盟系列活動
    為提高媽媽們的金融安全意識,普及金融安全知識,讓媽媽們學會自我保護,正確運用金融知識,創造美好的生活,2020年7月17日,蘭谿市「美美+家」聯合中國人民銀行蘭溪支行、平安銀行蘭溪支行,舉辦「守護媽媽,心安天下」溫和媽媽守護聯盟系列講座。蘭谿市政協副主席、民盟蘭谿市委會主委陳興兵,中國人民銀行蘭溪支行行長金偉斌,浙江省溪源律師事務所副所長、民盟蘭谿市綜合支部主委許曉峰等應邀參加。
  • 瓦屋家的故事
    瓦屋家裡,是黎家兩姐妹。阿姊在正間收拾,阿妹則在側間,見我們進來,倆姐妹不失熱情地迎了上來。瓦屋家的陳設質樸,卻充滿了鄉野氣息,在商業氣息濃重而產品複製性強的城市裡走入這樣的黎家小鋪,不覺得新鮮才怪呢!
  • 《酸甜之味》:關於家的溫暖故事,體會真正的人生經歷
    這很明顯是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情,在看過《酸甜之味》之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對家的溫暖有進一步的體會。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應該去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家庭,並且在這其中做出更多的努力,來守護這個家的穩定。在這部劇中,基本上描繪的就是整個家庭當中所涉及到的各種故事,而且也通過這種表現,讓獨特的情節能夠被很好的展現出來。
  • 「服役」24年的小站
    境內屋舍儼然,山峰連綿,其中藏著京九線上的一個四等小站——東水站。東水站始建於1996年,曾是京九線上承擔重要使命的車站。今年6月30日8時,服役24年的東水站將完成使命,拆除鋼軌以外的鐵路設備設施後,它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 今日元宵節,我們想講15個關於家的故事
    的節日然而對許多人來說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這個元宵節可能會有些遺憾其實無論團聚與否我們的心始終和家在一起今日元宵節我們想分享給你15個有關家的故事他們為了更多人的健康捨棄了小家的團圓煙臺民警張凱利利用吃飯時間與當護士的妻子臧婉真視頻通話你救人,我守城全家齊上陣守衛我們共同的家
  •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夜貓不進無病之家,燕子不進苦門之家」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有道理嗎?
  • 臺北平溪線:最文藝的火車小站
    平溪線就如我在電影裡看到的一摸一樣
  • 【行】平溪線:最文藝的火車小站
    坐了一部私家車,司機說把我送到平溪線的盡頭青桐,我毫不猶豫答應了。由於車站在整修,青桐車站並沒有設購票點,小站保留了原始的淳樸風格,只是這條路線被廣大旅遊愛好者發現之後,這裡已經不再平靜。這樣的小站曾經讓多少人陷入對往事的回憶中。
  • 積善之家!網友:很想餘慶……
    《積善之家》MV你有沒有聽過這樣一首耳熟能詳的歌旋律朗朗上口就連歌詞也是你家鄉的人和事「你來自餘慶積善之家,那裡的風景美麗如畫.有個飛龍湖雖然很大,總是裝不下愛和牽掛。」《積善之家》定稿後得到眾多鄉友的支持,羅興齊、包建國、王耀、羅勁模、曾祥靜、王家彥、閆克松、曾傑、黃大榮、吳瑞明、陳剛、高連江、付體松、王鑫鈺等眾籌資金拍攝《積善之家》MV。「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餘慶縣名便來源於此。
  • 視頻首發 | 改造後的「船長之家」什麼樣?
    「船長之家」參與其中。半年過去,船長之家改造塵埃落定。建造完成的船長之家是什麼樣呢?視頻,拍攝:陳顥船長之家位於福建省連江縣黃岐半島東北端,與臺灣馬祖列島隔海相望。改造前該建築常年經受海風和雨水的侵蝕、磚混結構單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海邊潮溼易腐的氣候條件也造成了室內大面積漏水。同時,船長一家人希望在現有條件下加建三層,以更好地適應他們目前的生活需求。
  • 魯迅家離三味書屋30米還遲到?你課桌上的「早」白刻了?
    魯迅自己1926年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回憶過自己在三味書屋的學習經歷——「出門向東,不上半裡,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魯迅的弟弟周作人對三味書屋的記憶則是這樣的——「自百草園至三味書屋真正才一箭之路,出門向東走去不過三百步吧,走過南北跨河的石橋,再往東一拐,一個朝北的黑油竹門,裡邊便是三味書屋了。」
  • 流浪動物愛心之家搬遷!
    那時,陳姨偶然發現家附近有些流浪貓狗。看見它們在垃圾桶裡,馬路邊上翻找殘羹冷炙裹腹。偶爾還會在一些動物髒兮兮的毛皮身上,看見血水凝固結成塊的傷口。陳姨心生不忍,於是經常帶食物來餵附近的這些小傢伙們。圖為陳姨和丈夫倆夫婦堅守救助站(2014年在佛山裡水,才真正建起初步規模的救助站)圖片攝於黃陂救助站搬家對陳姨來說,不僅是一次地點的轉移,不僅是重頭再來,其中選址,把動物們一批一批搬運走,再搭建起適合動物住的環境就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資金。
  • 「年輕人來小站工作就像修行……」
    千裡南昆線上坐落著一個四等小站根龍站它位於百色市田林縣潞城鄉四周群峰聳立,林木蔥蘢車站周邊人煙稀少在小站裡日復一日堅守的是一群「90後」鐵路職工儘管條件艱苦,生活單調但小夥子們還是堅持了下來↓↓戳視頻  「年輕人來小站就像修行,一開始會浮躁,畢竟大山裡跟外面的條件差距較大,需要沉下心來工作,在這裡的確是一種鍛鍊。」入路8年,蒙煒以自身的經歷說起小站生活的哲理。  上個月,才調來車站工作一年多的助理值班員韋德森代表百色車務段參加了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屆接發列車職業技能競賽」,並獲得第五名的好成績。
  • 關停印染企業61家,淘汰落後工藝裝備35家……南通市印染行業三年整治行動圓滿收官
    1月12日至15日,江蘇省工信廳與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成聯合驗收組對南通市印染行業三年整治行動進行現場核查。此次核查共抽查南通市關閉、淘汰以及在產印染企業127家,省聯合驗收組對南通市三年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 家有病兒照顧分身乏術?紐約長島麥當勞之家伸援手
    世界日報12月10日報導,紐約跟長島各有一家在全球建375所的麥當勞慈善之家,為21歲以及以下生病孩子的家庭提供最完善且免費的照顧。她指出,麥當勞長期攜手慈善機構,在全球建立超過375所的麥當勞慈善之家,為21歲以及以下生病孩子的家庭提供最完善的照顧。而紐約最優質的兒童醫院機構—柯恩兒童醫學中心旁,就建有麥當勞慈善之家。
  • 十佳警星之社區工作標兵候選人——小站派出所王維明先進事跡
    王維明,男,漢族,中共黨員,1985年3月出生,2008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公安津南分局小站派出所警長、社區民警,曾榮獲個人嘉獎3次。作為一名社區民警,他牢固樹立「社區是我家」的主人翁思想,紮根社區,盡心盡職,認真細緻地耕耘好這塊「責任田」,他以熱情高效的服務和突出的工作業績,贏得了群眾讚揚和信任,是社區群眾口中的平安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