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和這個社會的制度是成正比的。
制度是否優越?你要看這個社會是怎麼來對待弱勢群體的?假如一個社會的生存資料不能共同分享,這個社會的制度就存在問題。
人類共同體,就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裡面的公平和平等,人與人之間沒有貧賤之分,每個人都有生存權和共享社會資源的權利。
「沒有哪一個種族比另一個種族更優越」,這句話的含義就是,我們都是人類,沒有誰比誰高貴,就像社會福利一樣,只要是一個國家的人都應該平等,不應該有多種標準來劃分等級。比如養老金、醫療保障、教育和就業,大家共處一個社會,應該公平競爭,社會基本福利更應該一樣。
不管是任何一種社會制度,都會有生活在底層的老百姓。但是,國家是怎樣對待底層老百姓的?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果。今天,鄭州於哥文章主題就是和朋友們來聊一聊在有些國家和地區裡,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群是怎樣生存下來的?
一提到北歐的社會福利,我們網民首先就會知道北歐是一個高福利的地方,福利高的甚至讓我們懷疑不可能,即便是這樣的國家裡,也有一些流浪漢存在,他們聚集在城市的車站附近,靠一些好心人施捨一些錢和物資來生存。北歐這些國家的政府,為了解決這些流浪漢的日常生活,就在車站的附近建有為流浪漢提供服務的場所,假如說天下大雪了,他們可以去固定的地方取暖,還可以得到民間組織送去的熱飯。我對北歐的這些了解,也是通過網上北歐的朋友所簡單提供的,至於更多細節,我也了解的不太多,只能簡單的介紹給大家。
北歐離我們比較遠,在社會上的關注度也比較低,今天,我們主要說一個我們關注度比較高的地方,臺灣!我們同胞生活的地方,也是我們最有價值的參考。我們來詳細的說一下臺灣當局是怎樣對待社會弱勢群體的?
臺灣是一個非常發達的地方,其發達的程度在亞洲不比日本差,只不過媒體不喜歡去宣傳罷了,臺灣的社會福利和人均收入都不比日本差,包括社會治安和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程度,在世界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再發達的地方也會有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臺灣與北歐一樣也有很多流浪漢,臺灣的流浪漢大部分都聚集在臺北,主要的活動地點在臺北車站,由於流浪漢的聚集,嚴重影響了臺北車站附近的市容,畢竟流浪漢們不像文工團一樣裝備都是統一的。他們的東西也是亂七八糟,臺北市政府為了不影響市容,就對臺北車站附近的流浪漢,每人發一個比較新穎的大行李,供流浪漢們放自己的衣服。
對臺北車站的這些流浪漢,管理部門並沒有採取驅逐,而是進行對他們的扶持。我通過網絡諮詢了一下當局為什麼不對他們驅逐?得到的答覆是,流浪漢也是社會中的組成部分,也有在臺北生存的權利,只不過他們不願意就業,社會不能把他們拋棄。
管理部門還稱,流浪漢聚集在車站附近,車站的人口流量比較大,有很多愛心人士經過的時候,會捐給一些錢和物資,有利於他們的生存。
由於我想對臺北流浪漢更深了解,就委託臺北的一名朋友給我提供更詳細的情況,臺北的朋友很積極的去了解了一下,流浪漢們告訴他,他們在這個地方聚集著,臺北當局每月都會去給他們發錢,每個流浪漢最少可以領到3000新臺幣,如果有殘疾的,最高可以領到6000新臺幣,折合人民幣1500元。另外,如果流浪漢遇到了特殊情況,假如說一時吃不上飯,可以到附近的超市隨意的去吃東西,當然是不允許帶走的,超市會以記帳的方式記下來,然後有臺北政府買單。
臺北政府為了保障流浪漢的衛生健康,給每個流浪漢還發了一個乾淨的墊子,流浪漢隨時可以坐下來休息,墊子會有義工定期幫他們更換。這也是我們大陸人去臺北市看到流浪漢很講衛生主要原因。
在流浪漢用餐方面,臺北市市政府組織民間機構和政府合作,每天都有義工就為流浪漢們送飯盒,尤其是天氣不好的時候,會準時的保障流浪漢吃上熱飯。
對流浪漢的身世,臺北的朋友去了解了一下,流浪漢中有20%左右的高學歷人,有的曾經做過公司的老總,因為生意上的失敗,看透了人生,不願意再去奮鬥了,甘願自由的流浪。
從臺灣的流浪漢生活來看,制度決定著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況,不同制度流浪漢的生活狀況也不同。這也足以證明,做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什麼地方做,哪鍋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的是不是人的生活!
鄭州於哥: 家長們太難了!
鄭州於哥:越南請留步!
鄭州於哥:美軍在南海再不走就沒有機會了!
(掃下方二維碼,分享更多精彩文章)
發聲不易,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