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編劇: 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 塞繆爾·傑克遜 / 庫爾特·拉塞爾 / 詹妮弗·傑森·李 / 沃爾頓·戈金斯 / 德米安·比齊爾 / 蒂姆·羅斯 / 麥可·馬德森 / 布魯斯·鄧恩 / 詹姆士·帕克斯 / 查寧·塔圖姆 / 丹娜·格瑞爾 / 佐伊·貝爾 / 李·霍斯利
類型: 劇情 / 犯罪 / 西部
官方網站: thehatefuleight.com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15-12-07(洛杉磯首映) / 2015-12-30(美國)
片長: 168分鐘(數字版) / 182分鐘(膠片版) / 210分鐘(加長版)
又名: 冰天血地8惡人(港) / 可憎八人 / The H8ful Eight / The Hateful 8
劇情: 寒冷的懷俄明州山谷中,一輛馬車載著賞金獵人「絞刑者」約翰·魯斯(庫爾特·拉塞爾 Kurt Russell 飾)及其價值一萬美元的獵物黛西·多摩格(詹妮弗·傑森·李 Jennifer Jason Leigh 飾)踏雪而行。途中,黑人賞金獵人馬奎斯·沃倫少校(塞繆爾·傑克遜 Samuel L. Jackson 飾)和新人警長克裡斯·馬尼克斯(沃爾頓·戈金斯 Walton Goggins 飾)相繼登上馬車,紅石鎮是他們共同的目標。由於風雪太大,馬車停在了米妮男裝店,然而熟悉的店主人不知去向,卻另有四名不速之客百無聊賴地待在店裡。約翰時刻擔心他人搶走獵物,馬奎斯警惕地掃視面前的陌生人們,多嘴多舌的克裡斯不時為緊張的氣氛中加油添醋,黛西則似乎等待更大的風暴到來。仿佛與世隔絕的小店內,即將颳起一場更為猛烈的風暴……
評價:「那種冷靜才是正義的本質。」前1個半小時的鋪墊,冗長墨跡又碎碎念,真正衝突開始後,好戲登場,又無奈各種死法太沒說服力,血漿、暴力都有些胡來,亂了故事分寸。即便這樣也比《荒野獵人》好幾倍。依然驚豔的地方:開場的攝影和配樂、塞繆爾的大黑鳥、詹妮弗·傑森·李前1小時的搶鏡配角演出;當一個人五十三歲還能被稱作天才,那麼他就是真的天才。當一個人五十三歲還能被稱作痞子,那麼他就是童心未泯。看完昆汀•塔倫蒂諾的新片《八惡人》,與第一次觀看完他之前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時心裡雖然複雜但也清晰的感受不同,我發覺自己遇到了一部複雜與矛盾交織的昆式電影,準備在這裡細說一二。其中探討情節和人物身份時會牽扯到一些劇透,請大家儘量觀看完全片後來這裡討論。說到《八惡人》的主題,這次感覺和之前幾部影片都有很大不同。《八惡人》的格局更小,雖然引入了黑人權力和女權的主題,但只是蜻蜓點水,並未像前幾部那樣,用一種大氣的方式鋪展開來,成為準史詩劇。在昆汀前面幾部電影裡,昆汀自己的那種玩鬧般的惡趣味和影片整體的傻愣感,全被用來突出「主人公為了追求正義不計後果一往無前」,以一種愣頭青的架勢去伸張正義,觀眾看了是非常動容的。而《八惡人》更多展現是人之間的算計,雖然最後以林肯的信為結尾,但昆汀並未像前兩部電影那樣(尤其是《姜戈》),時常有站在這個故事之外觀望的角度,並未以一種「故事裡雖然展示了無數人間奇景,但我們回望那個時代,還是心生唏噓」的態度來講述《八惡人》的故事。雖然南北戰爭的對抗和黑權女權的抗爭在故事裡起到了作用,但這次更像是一種抽離了時空讓那些角色以《落水狗》那種抽離了身份的方式展現故事。昆汀講了一個細思極恐的故事。人為了信念(信仰)甘願冒死或決意殺人,這信念可以是南北之差,膚色之別;也可以是兄妹之情;手足之義;可以是絞刑架,也可以是一封信。是生是死,是殺是留,全系「信」或「不信」。如果說早期昆汀注重表現揮刃飆血的暴力美學畫面的視覺衝擊,後轉涉暴力的條件與效果的討論,則本片則將暴力放諸哲學和信仰體系中進行了一番觀照:這世間所有的殺戮,無不披著信念(信仰)的外衣。「正義」,一旦成為以「信念」之名的暴力,那就難以與惡撇清干係。行為暴力,實質上是精神暴力的外化。片尾則仿佛在交代,任何表面的正義在執行暴力之時,背後總有一雙黑手在助力——這裡white hell不再指字面意義的白人的地獄,而是正義和善的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