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們出去玩不要太任性喲~~
美麗的深圳山海大鵬因其自然和人文風景吸引了大量的遊客,尤其是被稱為「深圳最美海岸線」的東西湧海岸線,有不少驢友在探索這條並未開發的路線時遇險。據統計,從2014年至今,南澳派出所共接報救援警情近百宗,救助受困群眾187人次,在山地救援中,「定位難」是民警遇到的最大難題。記者近日了解到,深圳大鵬公安分局在東西湧海岸線沿路設置了13根標距柱,驢友遇險後可以迅速定位。
幾乎每周都有遊客遇險求助
據介紹,深圳大鵬新區區域內山海資源豐富,吸引眾多遊客到來。「穿越東西湧海岸線、攀登七娘山、鹿嘴山莊穿越東湧,西湧穿越俄公灣……這些都是驢友經常選擇的路線。」南澳派出所社區巡警隊隊長文華介紹,這些景點雖然美不勝收,但是由於並未經過人工開發,並沒有正常行進的道路,沿路也沒有安全保護措施,沒有足夠的戶外運動經驗,十分容易遇險。
「定位難」成為搜救「攔路虎」
南澳派出所所長蓋玉勝介紹,在原來的救援工作中,暴露出裝備落後、定位難等問題;無法準確完成救援任務,成為救助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重大阻礙。在亟待解決的諸多救援工作困難中,最急迫的就是定位難的問題。
據了解,山地救援中的遇險地點,往往是沒有正常道路通行的,也沒有任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標誌性建築。遇險遊客求助時,很難第一時間說清楚自身所在準確位置,基本要靠救援人員憑藉經驗判斷其大概位置並沿路尋找,不僅浪費大量人力物力,也難以保證最佳的救援時間和救援效果。
據介紹,南澳派出所的救援過程中,2002年和2009年,都發生過遇險後求助,因位置不清搜尋未果,數日後才找到遇險者遺體的不幸事件。如何實現精確定位成為擺在山地救援中的難題。
標距柱實現電子地圖定位
大鵬公安分局南澳派出所歷經近9個月的前期籌備、徒步踩點,於2014年7月16日在遊客遇險頻率最高的東西湧海岸線上建立起了間隔500米,綿延6公裡的13根標距柱。據了解,「標距柱」是利用電子地圖定位、沙盤模型和標距柱編碼三位一體的定位方式,採用世界通行的UTM網格編碼實現快速確定求助遊客位置的目的,每根柱上都標註著路線、編碼、UTM網格編碼、報警電話110、行政屬地和深圳山地救援隊聯繫電話及二維碼。立體救援地圖啟用後,遇險者求助只需找到沿路附近的標距柱,報出網格編碼,或掃下二維碼,便能精確顯示其受困位置,將改變以往山海救援「定位難」的情況。
標距柱已經運營1年多時間,已經有多宗遊客遇險案件通過標距柱定位。2月9日下午7時15分許,南澳派出所接到黃小姐報警稱,她與兩名朋友及一名小孩被困在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西湧海岸線DX09路標處。值班民警迅速帶領相關人員前往救援,立即趕赴該處,因為位置明確,救援人員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攀登,當晚8時30分許順利將被困人員安全帶回。
據文華介紹,此前實施山海救援的時間,白天一般需要4小時,晚上至少需要6小時。救援任務一般集中在晚上,霧氣濃厚,能見度低,救援民警自身面臨極大風險。目前實現電子地圖定位,大大節約了救援時間。據了解,下一步大鵬派出所還將在大鵬地質公園、七娘山等探險路線設置標距柱。
以下由贊助商提供
關注比亞迪人自己的微信號:六百公裡,回復「渣打」即刻參與辦渣打信用卡免費送背包、單車、閱讀器活動;回復「六百」二字可獲取更多服務入口。實惠到家-只為比亞迪人!在公眾號介紹頁面點擊「查看歷史消息」查閱往期精彩內容 ~投稿郵箱351063285@qq.com 網站 www.600k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