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3 21:37:06
中國社會逆向淘汰的科學解釋 - 萬維讀者網博客
當今中國社會有一個現象就是"逆向淘汰"。越是壞人越能當領導,官越大人越壞。 看看習大大的反腐揭露出來的壞人,一個比一個壞,官一個比一個大。(當然,俺們的習大大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奇蹟-好人!)
這個現象在西方有科學的解釋。諾貝爾獎得主Friedrich Hayek(下圖)有一本書專門解釋這個現象。書名是《The road to serfdom》,其中第十章就是《Why the worst end up on top》, 其中第一條原因是民眾的愚昧、愚蠢和缺乏教育。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上網搜一下。
在中國社會,企業和政府裡面,完全是一個黑箱體系。決策、拍板完全是黑箱操作,沒有民主評議和公開的流程。 這個官上去了,是因為他用錢和女人把上級搞定了。這是當官的投資,投資了就要回報,他用買來的權力在他的勢力範圍內榨取最大的利潤。這個現象和壟斷資本非常相似。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上大魚吃小魚,越大的資本能夠購買更大的權力和範圍更廣的壟斷,所以就能榨取更大的利潤。一個通過腐敗當上官的人是不可能讓一個廉價的人做他的下級的,於是產生腐敗的鏈式反應(如原子彈爆炸屬於鏈式反應). 這就是一個政體迅速腐敗的機理。 小魚為大魚服務,大魚吃肉小魚吃骨頭。 (所謂的魚肉百姓的含義)。 所以我們不奇怪周永康家族上千億的資產、北戴河自來水局長家裡一億多的現金。
想當官,在西方是競選方式,誰選票多誰當選。 這種制度是種公開的制度。 雖說希特勒也是民主選舉上去的,但民主選舉的制度在西方大多數情況下運轉良好。比如現在美國大選,你要是手裡有某個競選人的醜聞買上就可以大價錢賣給他的競爭對手。 醜聞和不道德的事情怕的就是公開。 中國古代的官員是考試製,科舉考試是當官的第一道門檻,然後官員有考核、彈劾和輪換制度,儘量保證官員的廉潔和高效,但實際運行情況不盡理想,特別是到了一個朝代的後期,也是腐敗橫生。 而目前中國的官員選拔制度則徹底的黑箱操作,作為老百姓你完全不知道一個人是如何當上市長的,又如何當上省長直至中央副國級。 西方大公司崩潰垮掉,很多也是和內部幹部提拔考核出了問題有很大關係。因為公司內部提拔任命往往也不是公開競選式的,而是黑箱和半黑箱操作,難免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