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總統洛佩斯 · 奧夫拉多爾稱:我不喜歡任何人被剝奪在推特或臉書網站上發布信息的權利。
法國數字部部長塞德裡克 · 奧說:他們怎麼可以單方面決定封鎖一個粉絲 8 千萬的博主?
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出:推特等封禁川普帳戶的舉動是 「 有問題的 」 。
……
為什麼這些國家對這件事反應這麼大?
因為今天你用 「 煽動暴動 」 的理由封殺懂王,明兒就可以再找個理由封殺別國領導人的帳戶。而且我還有法可依呢。
另一件事我們前幾天也講過,就是 GME 事件。
上周 Gamestop 被散戶逼到瘋漲,華爾街大佬們放狠話之前怎麼能想到,在網際網路的加持下,散戶的力量竟能有這麼強大,但隨後,這幫散戶的大本營 WallStreetBets 的伺服器被 Discord 平臺以 「 仇視性內容 」 封殺,被迫轉為私人服務;Facebook 也關閉了擁有 15.7 萬人的 「Robinhood Stock Traders 」 交流頻道,你來給我解釋解釋,甚麼叫做 「 仇視性內容 」 ,仇富?
我可以說,最終 300 多美元的這個結果,對那些對衝基金來說已經算很好了,如果沒有社交平臺這些拔網線操作,可能真的賠到底褲不剩,所以這些平臺站哪邊?能極大地影響很多事件的結果。
在國內,你也可以看到網際網路巨頭們的力量:
你會看到各種關於某些大公司的熱搜莫名消失,你也會看到拼多多在被知乎錘爆的時候直接承包了整個微博版面的盛況;你還會看到那些困在算法裡的外賣騎手和猝死的打工人。
還有些東西你是看不到的,看不到大新聞事件的背後,鋪天蓋地的高級 「 公關稿 」 無聲無息地挑動著網民的情緒。
你也看不到阿里巴巴、騰訊戰略投資了多少新聞媒體。
當然,其中很多的投資動機也許只是單純地財務投資,但這些被巨頭投資的媒體,在面對自己股東的負面新聞時,總得掂量掂量。
不僅是媒體,全世界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在不約而同投資一切他們可以投資的領域。
馬雲曾經說過,阿里巴巴本質上不是一家電商公司,而是數據公司,淘寶拿到的是零售數據,滴滴拿到的是出行數據,支付寶拿到的是你的金融數據,新浪和陌陌拿到的是你的社交數據。
是啊,這些數據編織了一張巨大的網,而且越織越密。
這個時代,算力 + 數據 = 權力。
可曾經的網際網路,分明是是去中心化的,是民主自由的呀,曾經的那幾百上千家網際網路企業,本來形成的是滿天星般的節點,但現在,最終都接入到幾個大節點裡去了,哪幾個?Facebook 、微信、支付寶、谷歌。
就像我第五個視頻中說的一樣,巨頭們都像是一座信息孤島,網際網路精神是甚麼東西,已經完全被這些生存在網際網路大廈上的公司拋之腦後,他們不再開放,不再自由,不再分享。
「 全球資訊網的初衷遭到了破壞 」 ,老李說,面這樣的情況,他想要改變。
SoLiD ,這是他提出的方案,他想要你的個人數據歸還給你自己,擺脫巨頭們對數據的霸權。
這計劃的核心就是:你的個人資料,全都存在自己建的伺服器上,或者說使用別家的存儲服務。
存這個數據的東西叫做 Pod ,並且通過開源的 SoLiD 數據存儲技術進行訪問。
只有在你的允許之下,第三方才有資格接入你的數據。並且它們只能用,不能存。
當你準備登錄某個網站或者 App 的時候,就需要通過 Pod 接入應用;離開的時候,可以選擇像拔掉 U 盤一樣,把數據全都帶走,移到下個你想用的地方。
用起來可能有點像我們平常用的 「 使用微信登錄 」 、 「 使用 QQ 登錄 」 等等這種第三方登錄服務,可以接入部分已有的數據,然後使用。
唯一不同的是,這次是真的,使用 「 你 」 登錄。
而在老李的計劃下, SoLiD 加持下的未來網絡應該是這樣的:
用戶從科技巨頭的手裡拿回來了數據的主權,資本家們也都省省心,別白費力氣去搜刮用戶的數據了。
用戶的數據也都存在 Pod 上,數據也可以完美的移植,只需要一個帳號就能通行全網,做到 Pod 在手,天下我有。
應用和數據分離,還權給廣大網民。老李就覺得,這才是他 「 最初想要的樣子 」 。
當然啦,羅馬並不是一日建成的, SoLiD 是個開源的項目,老李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基於 SoLiD 開發自己的軟體。
老李也成立自己的公司,名叫 Inrupt ,提供數據的存儲服務。
現在也算是有一些公司在用了,包括 BBC 、 NatWest 銀行和英國國家衛生服務局( NHS )等等的機構。
其實同樣是自由主義者,跟 Telegram 比起來老李這種方案算是比較折中平和的,由用戶自己來保管自己的數據,也沒有剝奪其他市場化的應用和網站的功能,如果你信任某個 App ,你也可以授權它訪問你更多的數據。
但是很明顯,這些網際網路巨頭不會跟你平和的,數據都是網際網路公司的飯碗,這種直接和網際網路巨頭們搶飯碗的行為,也許有生之年這都不會成功,小米弄幾個簡單的隱私保護措施,都被各大 App 懟成甚麼樣了?
就是這樣,有很多自由主義的理想人士,他們在做的事兒也許過於激進,也許過於理想化。但這個世界,總需要一些人,站在那個不切實際的極端,把整個世界中往回拽,以防世界倒向另一個極端。
面對這樣的人,我沒辦法說他們一定是對的,畢竟在可見的未來,主流的方案還是得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去對網際網路巨頭加以管控和約束,但是,我是真心很敬佩他們的堅持,同時,我也希望大家能看到解決問題的另一個可能性。
不過,誰知道呢?
當資本家拿著勇士劇本打敗封建主的時候,人們也沒有想過皇權會消失,封建主們只是被生產力淘汰而已,而這次拿到反派劇本的資本家,也許也即將面臨新的生產力變革也說不定。
現在越來越多的各種衝突,搞不好正是變革的前夕。
1989 年 3 月, 32 年前,老李第一次寫下那時還不叫 「 全球資訊網 」 的初步構想,在他最初的設想中,網際網路應該屬於每個人。
就像在 2012 年的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這個發明了全球資訊網的蒂姆 · 伯納斯 - 李向世界說到: 「 This is for everyone.」 (這是給每個人的 )
那可能就是第一顆種子。
參考資料:
twitter @FBI Washington Field
紐約時報《 He Created the Web.Now He 』 s Out to Remake the Digital World》
SoLiD 項目《 一個可能改變網際網路格局的開源項目》
譯指禪《我有一個推翻網際網路的計劃》
量子學派《川普走了,但帶來一個新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