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不平靜
我每天到校都是很早的。不是因為我有多強的責任心,而是我的生物鐘使然。也就是說,是我工作的節奏恰好符合我生活的節律。
前些天的一個黨員會上,一位上臺發言的黨員充滿自豪地說:你們知道每天早上六點四十五分的人大附中什麼樣嗎?我知道!當時在臺下的我心裡一樂,如果哪天我也有機會上臺,我會更加自豪地說:你們知道每天早上六點三十分的人大附中什麼樣嗎?我知道!
今天是星期二,到校的時候看了一下校門口的時鐘——六點三十二分。今天的霧霾指數是112,天色黑乎乎的。門衛看都不看我一眼,大概他絕然不會相信恐怖分子會如此地勤勉。
食堂的早飯,每周都除了周四會有餡餅,其他時日一成不變地一成不變。賣飯的大姐背對著我,一邊吃飯一邊看手機。操作間裡出來一個小夥子,幫我解決了吃飯問題。
吃晚飯的時候大概六點四十五,那個黨員也來到了食堂。
今天上午我有四節課,每個班兩節。我用第一節課和學生繼續溝通不久前寫的作文,題目是《時間長了》和《我想握住你的手》,學生選其一即可。這次有幾篇作文寫得不錯,通常只需一節課便能結束的作文講評課,因兩個班的學生討論十分熱烈而延續到了今天。
今天,大家的情緒依然高漲。平時不喜歡舉手的同學也都積極地參與進來,很多發現是我事先想不到,但仔細想想又非常有價值的。這節課上,我們談到了愛情的悽美,生活的束縛,先生的風骨,民族的氣節,救世的情懷等等。這是一堂很飽滿,很激昂的課,也是最不像高三的語文課。通常情況下,高三的課都是以老師講述為主,且一切缺乏應考色彩的內容都是該被亂棍打死的異端。
上完最後一節課,時間指向十二點十分。午飯只能匆匆吃過,中午一點的時候高中支部要開會,考勤很嚴格。
支部書記很不容易,只能低著頭照本宣科。恐怕她也不想抬頭。下面的人不看也知道,一個個東倒西歪,要麼是困了,要麼沉溺於手機,最令人感動的是抓緊時間判作業的。
下午兩點是高三備課組會。今天大家一起討論的是明天下午統練的兩道作文題——《那些裝睡的人》和《我如此幸福》。將這樣的兩個題目組合在一起有兩個目的,一是提醒學生要關注現實,關注自己,不要總寫掘古墳似的作文;一是有意增加第一題的難度,逼迫學生選擇第二題。平時選擇第一題的人太多,似乎大家都無比熱衷於議論文。
實際的結果恰恰相反,太多的人選擇了第一題。學生普遍反映,把第二題出成那樣,就是逼迫我們選擇第一題。出成哪樣了?學生真的不幸福?如今的學生真的既沒有幸福感,又沒有幸福觀?平淡的生活不幸福?有挫折的人生不幸福?還有,學生沒看出來這個題可以反諷著寫?寫一寫大興大火之後被驅趕的非北京人,寫寫三色幼兒園的孩子們?恐怕更真實的原因是,學生被作業和試題淹沒了,或者說,他們勇敢地跳入題海,不願意顧及其它了。
下午三節課後,我給期中練習中作文得分在二類上的學生做了一次關於作文審題的講座。此時的我和上午上作文課時候的我判若兩人,我在教他們如何在試題面前低頭,收起他們的奇思妙想。學生聽得很投入,讓已經疲憊不堪的我心情大好,講了個酣暢淋漓。
時近六點,終於可以回家了。
半路上吃了一碗麻辣燙,心裡不覺得餓了。讓我想起《冬日平靜》裡吃完牛肉麵的張承志,他為自己心裡有了分寸而感到平靜。我除了覺得暖和多了,什麼感覺也沒有。
出了店門,外面的路燈格外亮眼,夜色已經很沉了。
公交車上的人要麼面無表情,要麼昏昏欲睡,恰好可以讓公交車穩穩噹噹地向前開。我站在車裡,望著外面的夜色,心裡並不盼望春天的到來。春天早晚會來的,我想。此時的我更盼望一場屬於冬天的紛紛揚揚的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