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 中國軍力躍升引起美國警覺 日媒:實力對比或在這一年逆轉——

2021-02-15 參考消息

日本《產經新聞》2月27日發表題為《中國軍力增強引發美國警惕》的報導稱,美國川普政府在安保層面的與華對抗姿態,正變得日益鮮明,尤其是對中國的軍事動向投以犀利目光。在這種姿態背後,是美國政壇跨黨派的對華警惕意識正迅速蔓延。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截圖

這是在2月中旬一場題為「中國的軍事改革與現代化對美國意味著什麼」的聽證會的最後一天給人的感受。主辦這場會議的是美國國會的政策諮詢機構——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和評估委員會。會議對中國軍事實力的提升與其對美國的意義進行了全面的討論。

日媒指出,中國的軍事實力在過去20年裡持續上升。美國歷屆政府都對此表達了擔憂。但從2016年底啟動的解放軍現代化改革計劃,卻引發了美方罕見的警覺。

▲資料圖片: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執行環球訪問任務。

此次會議從多角度對中國軍隊的新計劃展開分析,嘗試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議。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和評估委員會內部熟悉中國和安全事務的9名委員,與10名中國軍事問題專家分成3個工作組展開了詳盡的討論。

雖然專家們與共和黨、民主黨之間的關係各有遠近,但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與會人員就以下認識達成一致,即中國軍事實力擴張是極具雄心、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

美國蘭德公司高級研究員科特斯·庫珀的發言代表了專家們的意見。他說:「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是重組和增強中國防衛力量的史無前例的重大工作,強化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戰略、信條、部隊編制是與中國謀求地區乃至全球利益相一致的野心勃勃的舉措。」

▲資料圖片:解放軍某集團軍99式坦克部隊在雪地展開實戰演訓。

「一旦中國將這些計劃付諸實施,到2035年,與美國及其盟國軍隊相比,中國軍隊在亞太地區的海陸空、太空、網絡空間和電磁空間的戰鬥能力將持平甚至略高,這將讓美方在衝突爆發時做出應對變得更加艱難。」

庫珀曾長年供職於美軍太平洋司令部,負責分析中國軍隊。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穩紮穩打。歡迎轉發分享↗↗

相關焦點

  • 美國論壇提問:為什麼印度害怕中國?海陸空3大軍力分析給出答案
    從這個問題中可以看出在外國人的眼裡,印度是打不過中國的,而且因為中國軍力發展的進一步強大已經開始對印度造成威脅,所以他們認為印度正在感受到來自於中國的威脅,而事實上中國的軍事實力真的能對印度造成威脅嗎?印度真的會害怕中國嗎?我們可以用中印海陸空3大軍力分析給出答案。
  • 逆轉 | 日本對華出口超過對美出口 日媒:中國竟如此堅挺
    日媒稱,日本財務省12月18日發布的11月貿易統計速報(以通關數據為準)顯示,出口額同比增長16.2%,達到6.9204萬億日元(
  • 強關中國總領館後,川普又對中國軍力下手,中方強硬表態
    一直以來,美國都實行霸權主義,依靠自身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美元在國際貨幣上的獨裁地位,迫使他國不得不聽從自己的命令。但是現如今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是全球化,美國一直以來所執行的政策顯然與國際潮流背道而馳。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近年來的崛起之快,美國也感受到了嚴重的威脅。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部分國家都和中國有一定的貿易往來。
  • 中國霸氣!中印實力誰更強?印媒:三天武力徵服中國!
    先是煽動國內民眾對中國的仇視情緒,掀起抵制中國製造的浪潮,緊接著又對中國的多款APP下手,頒布了相關禁令,如今更是對漢語、孔子學院下手,進行相關審查。在最近,印度還在邊境空軍基地部署了「陣風」戰機,另外還增兵了3.5萬名士兵,想方設法的挑起事端。為了讓國內民眾對印度軍隊的實力充滿信心,印度媒體還在最近刊登了一篇中印實力對比的文章。
  • 日媒:中國建模擬衝繩美軍基地靶標
    日本富士新聞網(FNN)報導截圖日本富士新聞網(FNN)26日報導稱,在中國內陸的沙漠中,發現了疑似模擬衝繩美軍嘉手納基地的靶標。然而按照此前媒體的報導,日媒的這種說法存在明顯的問題。報導稱,衛星圖像顯示,中國甘肅省某沙漠地帶出現神秘線條,這些線條與衝繩美軍嘉手納基地的跑道布置極為相似。日本防衛研究所室長高橋杉雄對比表示:「測量一下圖像中線條的距離,正好3700米,和嘉手納基地的跑道長度一樣。」此外,高橋杉雄指出,在「跑道」周邊還可以確認存在多個彈道飛彈擊中後造成的彈坑。
  • 頭條 | 中國擁有超級大國的實力嗎?美媒的答案是——
    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30日發表題為《中國擁有成為超級大國所需的實力嗎?》
  • 中國又拿了個「第一」,但沒時間自滿
    中國近年來FDI一直是增長的,與輿論中「外國企業逃離中國」的印象相反。不過,美國FDI高峰時期的2016年為4720億美元,中國離那個水平尚有很大差距,眼下的第一有疫情之下的偶然性。但是中國的這個「第一」還是引起了一些關注和震動。中國是和平發展的國家,一切成就和跨越都由量變的跬步積累而成。2020年中國最大的本事是臨危不亂,展示了驚人的穩定性,這對資本構成了壓倒性的吸引力。
  • 多家美媒:拜登宣布美國國防部成立新「中國工作組」,還是為了這個
    綜合路透社、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多家媒體報導,拜登在訪問五角大樓時表示,美國國防部成立了一個新的中國工作組,由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牽頭成立,以應對所謂「中國挑戰」。據報導,拜登當地時間周三與副總統哈裡斯一同訪問了美國國防部。路透社稱,拜登當天表示,五角大樓將重新審視其對華戰略。
  • 美專家:中國軍力經常被誇大 現役飛彈難以進攻美日
    >副題:中國無疑大規模提高軍力,但具體情況常被誇大。每一個危言聳聽者提出的有關中國的話題,都值得審視 美國的反華情緒甚囂塵上。但羅伯特·佐利克基於自己曾任世行行長和美國貿易代表的經驗指出,中國已告別孤立主義的過去。他認為,中國正融入美國塑造的國際體系,建議我們應通過改善經濟、社會和體制,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而非敵人。有關中國成為全球大國並威脅美國的許多擔憂,都源自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人們常說中國經濟規模很快將超過美國。
  • 頭條 美媒:中國打造出色特種部隊 可執行海外任務
    參考消息網1月30日報導   美媒稱,2015年底,中國宣布變更其相關法規,允許中國軍隊和警察突擊隊執行海外任務
  • 日媒:日本創業者「拷貝中國」時代到來
    日媒稱,在日本,智慧型手機用充電寶的租賃服務不斷普及,在車站和便利店看到共享充電寶設備的機會增加
  • 軍情 英媒:美國第三艦隊艦艇首進南海 兩大艦隊可同在亞洲行動
    ,美國海軍消息人士表示,美國飛彈驅逐艦上周駛近中國南海島嶼,是首次由總部設在加州聖地牙哥的第三艦隊下令指揮,此舉旨在增強美國在這個地區的海上軍力。▲美國海軍「迪凱特」號驅逐艦駛入南海。(BBC中文網)據路透社引述美國兩個消息來源說,這是此類「航行自由」行動,首次不是由總部設在日本的第七艦隊指揮,用意是測試作此調整後,是否能讓美國海軍在亞洲兩個地區同時進行海上行動。
  • 印度終於要被美國制裁了?美媒強行扯上中國,莫迪這下得忙壞了
    不言而喻,美國拉攏印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中國在亞洲地區不斷增加的影響力。另外,此舉也有進一步將這個具有地區影響力的大國從俄羅斯身邊拉到美國身邊的意思。據悉,去年10月份雙方在印度新德裡舉行美印「2+2」部長級會談後,川普還在任期最後授予了莫迪「功績勳章」。然而,現如今美印關係可能會迎來挑戰。
  • 美媒:不容樂觀、呼吸都困難……
    美媒:不容樂觀、呼吸都困難……據美聯社10月4日最新消息,目前川普病情正在急劇惡化,日前,川普以及第一夫人在接受新冠病毒檢測時,結果呈陽性,隨後便被專業人員安排進行安全隔離。而目前,消息人士稱川普已經出現發燒、呼吸困難等症狀,目前已經在醫院接受相關檢查,川普本人精神狀態也十分差,可見此次新冠病毒來勢洶洶。
  • 冷眼 | 這一次,美國衛星盯上了中國造船廠……
    美媒稱,新的衛星圖像顯示,中國最著名海軍造船的港口之一在過去十年迅速擴大。
  • 這回膽子真夠大,日本跨境譴責中國開採石油,外交部懟的好!
    作為一個受到聯合國制裁的「閹割版」國家,日本卻長期擁有著與這個頭銜不匹配的軍事實力,在《2018年全球軍力排行榜》中日本高居榜單第8名,僅次於五常大佬以及印度和韓國。然而日本人的「軍國夢想」並不滿足於現狀,在《2019年國防預算白皮書》更是將軍費抬高至5.2萬億~5.3億日元(略高於3000億人民幣)。
  • 頭條 | 美媒:中國發射的陸地勘查衛星為軍用
    美媒稱,12月23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一顆陸地勘查衛星送入大約310英裡高(1英裡約合1.6公裡
  • 紐約爆炸第二天,美國媒體的頭條是……
    女明星們的紅毯鬥豔,男明星們的抖機靈段子,各種歡樂呈祥,連帶很多美媒的氣氛也跟昨天截然不同。Buzzfeed一早更新了幾次頭條,都是艾美獎,從紅毯到頒獎。稍早一點的截圖,爆炸時間還在「新聞」這一欄的頭條(右下角):北京時間上午11點半的截圖:
  • 頭條 | 日媒分析中韓靠攏實情:只因韓國在這件大事上有求於北京——
    10月底,韓國向中國表明「不會追加部署『薩德』」、「不參加美國的飛彈防禦(MD)系統」,與中國在改善雙邊關係方面達成一致。王毅稱「中方重視韓方的表態」,要求康京和遵守承諾,在韓國部署「薩德」問題上一直持批判立場的中國顯露出積極改善中韓關係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