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為祈竹活佛學生的那一刻開始,林聰便具有了雙重身份:社會人和信徒。
還在大學時,他便已在一艘海船上打工,後來又兼職去一家夜總會刷盤子。
人聰明、會處世,到畢業時,林聰已升為夜總會總經理。
燈紅酒綠中遇到許多有趣的事,如落魄的日本黑道組織上門要保護費,卻因英文太差無法達意而沮喪離開,後來竟然還成為常客,上門買酒感慨「世道炎涼」——簡直像搞笑電影中的情節。
另一方面,他也是祈竹活佛的助手。
很多年後,活佛在自己的自傳《浪丐心淚》中,很有些感慨地說「Thomas像是我的拐杖。」
Thomas是林聰的英文名字,多年來,老師一直這樣稱呼他。
「很多事情沒有辦法解釋。只能說緣分。從活佛成為我師父的那一刻起,就覺得自己必須要為他做一些什麼。」
這個承諾從未在師父面前正式啟白,林聰卻用了二十年去實踐。
師父希望傳播佛法,他就包攬佛法講座的宣傳招貼,絞盡腦汁設計字體、顏色、語句,連睡覺都在想這件事。
講座連連滿座,固然因活佛修行深湛,也與林聰的努力密不可分。
「到離開雪梨的時候,唐人街幾乎每家每戶都認識了祈竹活佛。」
大藏寺澳大利亞分會,便是在那時建立。後來,又逐漸有了馬來西亞分會、香港分會。
就這樣忙著忙著,從前的自閉孤僻和抑鬱一掃而空,林聰成為朋友眼中極其有趣的一個人。
「如果沒有遇到師父,我很難想像自己會變成怎樣的一個人。」
和活佛相處的點點滴滴,在數年後被林聰寫入專欄《與西藏有緣》,又結集出版,在香港、臺灣和大陸發行,被好幾所西藏的學校採用為西藏文化教材。
1993年,林聰被委任成為大藏寺祈竹拉章理事。
拉章類似於「內閣」,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由漢人擔任西藏轉使者拉章成員。
大藏寺位於四川省馬爾康,曾是明清時期極重要的寺院,多次蒙乾隆等皇帝御賜。而祈竹世系便是大藏寺極為重要的一支世系。
1997年,他陪同祈竹活佛首次踏上拉薩的土地。
至今,林聰牽頭修復了衰敗多年的大藏寺,又在當地建立了希望小學和希望中學,最近的傑作是一家慈善藏醫院,為和尚和當地貧困居民提供免費的醫療救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