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鼠兔,中國獨有的物種,主要分布地在中國新疆天山山脈,體長約20釐米,耳朵比老鼠略長、比兔子短,名字是以它被發現的地區伊犁命名。
它有多萌呢~也就是萌到成為了2015年美國《國家地理》的網紅!!!共收穫了345,000個愛心+評論+分享……
1983年當時還從事鼠疫防治的李維東,因在工作中救助了一位牧民的孫女,受邀去他家作客。
他攀爬到懸崖峭壁之巔,本來是為了拍到美景,卻突然發現巖石縫裡冒出一個灰灰的小腦袋,一瞬間又鑽了回去。
就是在這裡,他採集到了伊犁鼠兔的1號標本,也正是這次意外發現,他的人生道路發生了重大轉變,由一名普通醫務工作者轉變為一名動物學家。
後來他跟同事們連續跑了整整三年,把整個天山跑了個遍,終於在他三十而立的那一天完成了一個創舉,發現了一個世界的新種動物。
伊犁鼠兔體型較大,成體體長可超過20釐米。有很多報導中都會提到伊犁鼠兔具有泰迪熊一般可愛的面容,這可能都要歸功於它的一對大耳朵。
鼠兔到底是屬鼠還是屬兔?它是屬於兔形目動物,因為它的糞便是圓的,而且它有兩個小門齒。
伊犁鼠兔通過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過著群居生活,不冬眠且有儲備食物的習慣,它們最愛吃的都是「藥材」,多以金蓮花、虎耳草、雪蓮等高山植物為食。
鼠兔特有的圓形糞便,另外還有一種黑色的軟便,你可別小看,它的糞便在《本草綱目》裡面叫草靈脂,當地的蒙醫就會用鼠兔的糞便來做藥,專門治小朋友驚厥一類病症。
由於這些植物多生長於高海拔的巖壁石縫間,伊犁鼠兔要常常餓肚子。冬季到來時,伊犁鼠兔會將青蘭、火絨草等植物的綠葉和少量花莖堆成小堆,作為過冬的糧食儲備。
因為伊犁鼠兔蹤跡難尋,時隔22年,直到2014年7月11日,科研人員在新疆某地的伊犁鼠兔定位觀察點布設紅外相機時,才意外發現了一隻伊犁鼠兔。鼠兔是耐高寒的動物類群,伊犁鼠兔更是喜歡在寒冷的地方生活。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新疆天山山區的冰川退縮加速,雪線明顯上升。
冰期結束後,伊犁鼠兔逐漸退縮到天山高海拔的裸巖山峰上,這種環境改變對其生存極為不利。
再加上這傢伙比較挑食,早春時節它們不得不以地衣和禾本科植物的枯葉為食。
氣候變暖造成了食物短缺、棲息地破壞,加上其固有的獨居方式,使得繁殖率降低,經過科學家多維度的調查,推測伊犁鼠兔不足1000隻。
人類活動的影響也是伊犁鼠兔瀕臨危險的重要原因。
自然生態保護服務工作室總負責人,發現並命名伊犁鼠兔的李維東說,畜牧、生活與人類捕捉使伊犁鼠兔走到了滅絕的懸崖邊上,現僅在一些海拔較高或人為幹擾極小的區域,如新疆天格爾山等地見到。
2005年,伊犁鼠兔作為中國特有和瀕危物種,被正式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2010年7月2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這一天列為「拯救伊犁鼠兔日」。
雖然保護工作還在展開,但請記住,這樣可愛的生命還在繼續消亡……
圖片、文字均整理自原作者李維東
旅途中,你和動物有什麼故事?
-end-
點擊閱讀原文
旅行,去發現去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