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後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蘇丹」離世,肯亞旅遊部3月31日在北部的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舉行活動。
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日前發布消息說,現年45歲的「蘇丹」因年齡已高,長期受病痛折磨,已無法站立,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於本月19日對其實施了安樂死。
31日的紀念活動在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內的犀牛紀念地舉行。肯亞旅遊部長納吉布·巴拉拉出席紀念活動。
這裡不僅埋葬著「蘇丹」,也是10餘頭被盜獵者非法捕殺的犀牛的墓地。巴拉拉在致辭時表示,野生動物是肯亞的寶貴財富。「蘇丹」的離世提醒人們,必須花更大力氣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據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執行長理察·維格尼介紹,目前僅存的2頭雌性北方白犀牛因身體原因已喪失自然繁殖能力,研究人員正嘗試藉助現代繁殖技術讓南方白犀牛代孕,但是這種努力不但花費較高且面臨很多困難。維格尼認為,北方白犀牛未來很有可能滅絕。
2009年,「蘇丹」和另外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由捷克被安置到肯亞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生活。在這裡,3頭犀牛被置於24小時的武裝保護之下。但遺憾的是,兩頭雌性北方白犀牛一直沒有成功受孕。科學家們仍然希望通過體外受精拯救白犀牛物種。
20世紀70年代,肯亞擁有2萬頭犀牛,20世紀90年代降至400頭。現在僅剩大約540頭,並且除了少數南部白犀牛外,幾乎都是黑犀牛。
為了保護瀕臨滅絕的犀牛,肯亞是這樣做的
政府高級官員表示,肯亞在本周四開始對犀牛進行標記,目的要在兩周內標記和確定其中的22隻。這項活動的花費將高達60萬美元,為的是保護犀牛物種防止滅絕。
這22隻犀牛的耳槽上將被放置一個永久標記的裝置,可以一直跟蹤他們的活動。
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和旅遊部將從梅魯國家公園開始標記犀牛。這個公園面積最近已從45平方公裡增加到了83平方公裡。
公園裡的犀牛數量從前只有90個,現在已經增加到了104個。其中,72隻是南部的白犀牛,32隻是黑犀牛。
肯亞野生動物管理局獸醫服務主管Francis Gakuya說,「耳槽標記裝置是永久性的。我們通常放在動物身上的信號發射器的保質期是三年,然後電池電量會耗盡。因此在此之後,除非動物待在一處不動,否則我們無法再追蹤帶它。」
現在還有成千上萬的南部白犀牛仍然漫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最近幾十年的猖獗的偷獵幾乎已經令北部白犀牛滅絕。
在某些國家,犀牛角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犀牛角價格極高,可能高達每公斤50,000美元。這是一個比黃金還貴的價格,因此導致偷獵者瘋狂捕捉犀牛,切割犀牛角。而一隻被割掉角的犀牛,幾乎都會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去。
並且,犀牛角在國內被認為是一味名貴中藥,在購買犀牛角這件事情上中國人也「貢獻」了不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