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獲得者袁瓊瓊的新書《兩個父親》即將由新經典文化推出,她用溫暖的筆調,書寫下眷村的童年故事。其中的父愛親情令人感動唏噓。
書名:《兩個父親》
著譯者:袁瓊瓊 著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6年03月
定價:35.00元
1. 請直接在本文下方留言,聊聊你與爸爸的故事。
2. 點擊閱讀原文並上傳留言截圖,我們將選出6名最精彩的留言每人送出《兩個父親》1本,共6本。
2. 本活動參與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23日。
所有福利中獎情況請向iWeekly周末畫報公眾號回復「中獎」兩字查詢中獎名單
袁瓊瓊的筆似乎有著一種溫暖親切的魔力,帶我們走到她童年生活的眷村,一切都那麼的清晰。在那個年代,父愛總是更加含蓄,她的繼父木訥善良,在養育子女的問題上,「除了給錢,是沒有權利只有義務的。」然而就是這位孫先生,養活了袁家的五個孩子,還供養了一位出國留學的博士。也許,眷村裡還會有類似心甘情願的男人。他們在大陸老家都有妻女,救贖和償還是他們一生裡最想做卻做不到的事。那麼,還給別家的孩子,也是種心靈慰籍。有時,命運在冥冥中找尋公平。
小時候的她並不明白這種沉默的父愛,總是與母親更親密。很少會想去了解父親的過去,更沒有人願意去傾聽他們的光榮與失意。很多年後,才明白愛原來有很多種形式。父愛無聲,卻是這一生都不可或缺的守護。
內容簡介
我有兩個父親,生父和繼父。
生父是一個沒有過去的人。抗戰徵兵報名,他說:「大丈夫赤條條一個人。」就此改名為「一」。這個「一」,把他的人生分成兩半,也把他前半段平空抹去了。
母親說,在我念小學時,他給我寫過八頁長的信。可是我不記得了。我記得的是去醫院,房間裡床鋪得好好的,人卻不在。他死了。他沒有機會老去,我便不再長大。我把記憶留在他的死亡裡陪他。
生父去世後,家中困窘。有人勸嫁掉勉強算成年的我,母親說:「與其嫁掉小的,不如嫁掉老的。」於是有了繼父。
繼父清瘦,嚴肅,口拙,與母親的爭執中始終落於下風,像影子一樣疏離於家人。他九十九歲往生。之後,我才發現他做了剪貼本,專門收集我發表的文字。
我有時會想像:在另一個世界,這一胖一瘦兩個父親坐下來談話。繼父會告訴我的生父,我們是怎樣長大的。
作者簡介
袁瓊瓊
一九五○年出生於新竹市,原籍四川眉山。專業作家及電視編劇。早期曾以筆名「朱陵」發表散文及新詩,更兼及童話故事。曾獲中外文學散文獎、聯合報小說獎、聯合報徵文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首獎。著有多部散文和小說。
精彩看點
《目送》之後,最感人肺腑的「父女情書」。
父愛遠比歲月沉默,我們都不曾懂得他們。
聯合報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獲得者袁瓊瓊書寫錐心舊事。
人不能太有故事,有故事往往要遭逢變故。
請長按並識別上圖二維碼,關注最新福利中獎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