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情讓她一直照顧娘家叔侄二人

2021-03-02 莒世聞名

家住莒縣閻莊鎮孟家莊村的許衍芬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雖然家裡經濟條件一般,但是為人處事卻是有情有義,不僅孝順自己的父母公婆,多年來還一直傾力撫養年幼無依的侄子,並照顧年老多病、孤寡單身的叔叔,用自己的親情接力,延續對家庭和親人的愛與責任。

記者來到許衍芬家,她正在忙碌著照顧剛出生不久的小女兒,在這之前她和丈夫就已經負擔著照顧兩個孩子的生活,一個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另一個是許衍芬娘家的侄子。2008年,許衍芬的弟弟因車禍去世,弟媳隨後不久改嫁,當時唯一的侄子才八個月大,從那時開始許衍芬就一直幫助年邁的父母照顧侄子,後來更是為了方便照顧,直接把侄子接到了自己的家裡。

閻莊鎮孟家莊村 村民 許衍芬:接過來,就是多一個孩子,多一份負擔, 但是當時為了父母,想著幫他們分擔點,讓他們輕快輕快。我接過來,後來俺父親沒有了,家裡負擔更大了,就俺母親在老家,孩子一般我就不讓他回去。

許衍芬家只有丈夫在外打工,家裡生活也一直很緊巴,但是她和丈夫多年來都一直堅持著對侄子的照顧,現在許衍芬的侄子已經十一歲,正在上小學,在她們一家人的照顧和呵護下茁壯成長。

閻莊鎮孟家莊村 村民 許衍芬:這五年就和自己的孩子一樣,吃上各方面,現在就拿著當自己的。現在健康成長,也很聽話,讓做點什麼也都做。

除了侄子,許衍芬接到婆家照顧的還有自己娘家的叔叔許世賓。因為叔叔一生未婚,沒有孩子,多年前又患上了腦血栓,離不開人照顧,經常犯病,打針、吃藥更是家常便飯,這些花費都落在了許衍芬和丈夫的身上。

閻莊鎮孟家莊村 村民 許衍芬:他一住院就得六七千塊錢,他從一得這個毛病就是我管著,他這個毛病得了得七八年了,那時候還有我父親,就在我家裡,我父親他們一塊照顧著他。

自從許衍芬的父親去世後,她便將叔叔接到了自己家裡,從父親手中接過了照顧叔叔的重任,不管寒冬還是酷暑,每日三餐、噓寒問暖的細心照顧,在小兩口的照顧下,現在許世賓的病情也比較穩定,身體逐漸好轉。

許衍芬的叔叔 許世賓:這裡照顧的很好,吃穿住都是她管著,有點病痛的也都是她的事,有病也給看 騎車拉著去給看,(天冷)給蓋著被,鋪著電褥子,照顧的很好。

許衍芬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兩人要負責贍養、照顧四個老人和三個孩子,雖然經濟壓力非常大,但是她覺得很知足、很幸福,這些都是因為丈夫的支持。

閻莊鎮孟家莊村 村民 許衍芬:我對象很支持,不支持的話我也很為難, 反正多虧我對象,還有婆婆公公好,他們都支持我,都幫助我,要不,光我自己也弄不過來。

 

相關焦點

  • 閘口山貝新老周屋姑姐回娘家盛聚慶典
    有一種溫暖叫回娘家, 很多人說有一種溫暖叫回娘家,首先是因為娘家是自己的根,是生養自己的地方,其實20多年的時間我們對這個地方產生了依戀感情,而且覺得自己本就是屬於這裡的,所以回去之後會倍感溫暖。有一種心情叫回娘家 這句話本身就充滿了幸福感,因為原生家庭的幸福感是所有的都替代不了的,即便出嫁後的生活幸福,回娘家依然會感覺到不一樣的,來自親情的幸福感。
  • 臺灣女博士 侗鄉回「娘家」
    2月1日上午,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高步侗寨裡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十分熱鬧,小朋友們圍著漂亮的新娘要喜糖,親暱地喚她為「臺灣姑姑」。 新娘是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宮相芳,2013年起因考察調研與高步侗寨結緣,並將村民吳仁先認作乾媽。因為對侗寨「親人」有著深厚情感,宮相芳在新婚後決定帶著新郎回「第二故鄉」辦一場地地道道的侗族「回門宴」。
  • 相戀7個月,她不離不棄照顧昏迷男友3年!
    「寶寶,你快點醒過來好不好」
  • 尋王惠珍,都是「全能神」邪教害人,我們全家都期盼她的歸來
    尋親心聲:    我的妻子王惠珍受她姐姐拉攏加入「全能神」邪教,從此整個人都變了,除了信教,對工作生活都失去熱情。2018年2月被我們發現她信邪教「全能神」的事實,家人竭力阻止,她視我們為惡魔,並撇棄工作家庭,回到銅川娘家,和她姐姐一起繼續信教。我和女兒多次前往銅川好言相勸,請她回家,誰知她信教後天天嚷著「脫離親情」,對我們都漠不關心。今年10月29日,她撇下生病的老母親離家出走,之後再也聯繫不上。
  • 80年代初二回娘家往事隨風!
    又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一幕,不禁讓我想起了童年時,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我回舅舅家的場景,那個時候的人們都不是非常的富裕,但是待人都非常的真誠
  • 林採緹搬回娘家忍到清晨提心願!胡睿兒PO兒子大哭照:哪知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林採緹日前認了與胡睿兒分居,她坦言目前已經搬回娘家住,小孩則是共同輪流照顧,事隔3天,她28日清晨在Instagram
  • 【身邊人 身邊事】王葉:照顧癱瘓母親24年的孝心女兒
    家住五原縣的王葉從6歲開始挑起家庭重擔,悉心照顧癱瘓在床的母親,二十四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眼前正在幫母親按摩的人就是王葉,今年30歲,像這樣侍奉母親吃喝拉撒的活兒王葉已經整整堅持了24年。【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王葉:她全身都沒有知覺,就脖子以下有點知覺,就是給她按一按,她也能放鬆心情,身體感覺舒服一點。】
  • 瀋陽:「黑」了26年 她終於有了戶口簿
    瀋陽:「黑」了26年 她終於有了戶口簿 作者:於海濤 2018-02-26 08:15   來源:遼瀋晚報
  • 市社會福利中心開設「親情聊天區」
    2月3日,在市社會福利中心自理組親情聊天區,87歲的周典慧跟在上海工作的女兒視頻聊天。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春節期間要合理有序引導群眾就地過年。為方便入住老人與在外地的家人溝通交流,近日,市社會福利中心設置親情聊天區,一臺電視、一部電腦,老人和親屬聊天更方便,更直觀,此舉受到老人們的歡迎。
  • 英國女子約會早戀前夫舊情難了,意外生可愛三胞胎,二人破鏡重圓
    二人陪伴對方從學生變成大人。20歲時,查理安生下了大女兒凱西·李(Cassi-Lee),隨後又生下另外兩個女兒。自己剛成年就開始接二連三地生娃帶娃並不容易,終於二人的感情被生活消磨殆盡,二人於2018年決定分開。與一些人希望和曾經的愛人形同陌路不同,當時查理安和瑞安約定共同照顧三個女兒。瑞安認真地遵守承諾,經常來前妻家拜訪。
  • 男子當街砍斷重病妹妹頭並在旁洗刀: 照顧她很累
    他的命實在很苦,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長達30年,因為沒有工作,他將透天厝一樓出租給花店約20年,每月靠收取房租過活,加上妻子是小學老師,倒還可以撫養兩名子女。不料日前妹妹被查出腫瘤。18日一早,林姓男子帶妹妹去診所看病後,醫生開出轉診單。妹妹想就近到民生醫院,但林姓男子希望到大同醫院,雙方產生分歧,加上妹妹得知自己生了重病,精神狀況不穩定,一直想外出。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我們都知道,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除夕和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這其中是有原因的,接下來就一起看看這其中的門道吧。首先,初二回娘家是一個優良的傳統習俗,為什麼說優良呢?因為這樣既不得罪婆家,也不得罪娘家,兩邊都能兼顧。
  • 獨家發布:中國老人生存狀況調查 親情依賴:老人首選老伴
    □老年日報記者亓紅人到老年,總會對親情有更強的依賴心理。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首先,初二回娘家是一個優良的傳統習俗,為什麼說優良呢?因為這樣既不得罪婆家,也不得罪娘家,兩邊都能兼顧。這個習俗從古至今都有,具體來源卻是朱元璋的女兒,據傳,朱元璋的女兒安慶公主,下嫁一個小都蔚,而安慶公主嫌棄婆家窮,就一直待在皇宮,就連除夕也想在皇宮裡度過。
  • 《娘家的故事》熱播中 看劇搶手機,別猶豫!
    《娘家的故事》昨天參與看劇搶手機活動中獎的是鄉粉兒
  • 二人的名字,暗藏靜妃的秘密
    二人的名字,暗藏靜妃的秘密十二年前的林殊和蕭景琰是金陵城最受矚目的一對青年。從小玩到大的情誼,不分你我,兩人之間沒有絲毫的生疏。靖王到年紀可以單獨出來開府的時候,林殊雖然真心為兄弟高興,但還是有一絲失落,靖王說:我的就是你的。兩人不是親兄弟勝似親兄弟。景琰的母親靜妃和林府也有著分割不開的關係。過了那麼多年,靜妃的心中一直難忘那個當年騎馬將她救下的男子。
  • 他當街斬首親生妹妹,只因照顧她太累…
    他的命實在很苦,照顧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長達30年,因為沒有工作,他將透天厝一樓出租給花店約20年,每月靠收取房租過活,加上妻子是小學老師,倒還可以撫養兩名子女。不料日前妹妹被查出腫瘤。18日一早,林姓男子帶妹妹去診所看病後,醫生開出轉診單。妹妹想就近到民生醫院,但林姓男子希望到大同醫院,雙方產生分歧,加上妹妹得知自己生了重病,精神狀況不穩定,一直想外出。
  • 張韶涵被父親控訴「棄養」:碰瓷式親情
    15歲起開始打工補貼家用、照顧弟妹,洗車、賣牛肉麵、賣衣服……能打的工她都做過。到酒吧駐唱發現自己的歌唱天賦之後,開始四處參加歌唱比賽,不是想紅,只是因為得獎了就會有獎金。當時她屢戰屢敗,幾乎信心全失,但是她不能停下來,因為家人的期望,因為她要把錢拿回家裡。
  • 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給多少錢 回娘家要帶什麼禮物
    中國人很講究送禮這方面的習俗,大家在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的時候最好遵守這些習俗,也可以表達對養育自己的父母的孝心了。接下來,就由接親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回娘家準備什麼禮物以及紅包給多少。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給多少錢一般情況下結婚第一年回娘家是要給父母一些紅包的,紅包的金額也得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手頭寬裕的也可以給多一點,手頭較緊的買一些實惠的東西就可以了,不要按照什麼習俗,自己的父母不會計較什麼的。要給紅包的話,可以包一些吉利的數字比如666、888等等。
  • 林展霆:「扶弟魔」——愛與親情的陷阱
    「扶弟魔」是去年冒出的網絡流行語,指從小被教導要為弟弟著想、即使結婚生子後也全心為弟弟奉獻、甚至願挖空家財補貼娘家弟弟的姐姐。她們一般出自重男輕女的家庭,在一些前幾胎都是女孩,最後才生出男孩的傳統家庭裡,這樣的思想觀念較為普遍。一些中國網民看不過眼的是,一個成了家的男人,為何無法自力更生,需靠11個姐姐掏腰包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