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起開始打工補貼家用、照顧弟妹,洗車、賣牛肉麵、賣衣服……能打的工她都做過。到酒吧駐唱發現自己的歌唱天賦之後,開始四處參加歌唱比賽,不是想紅,只是因為得獎了就會有獎金。當時她屢戰屢敗,幾乎信心全失,但是她不能停下來,因為家人的期望,因為她要把錢拿回家裡。
成名以後,張韶涵就成了家裡唯一的經濟來源,包括弟弟妹妹的學費都由她負擔。
張韶涵的弟弟、妹妹幾乎都是在她的羽翼下成長。
可隨著母親與歌手張鎬哲婚內出軌,賭博揮霍無度,才讓張韶涵決定把自己的錢拿回來自由分配。
可為了私吞張韶涵那幾年的積蓄,父母和舅舅聯手指責她不負擔贍養費,母親還誣陷她酗酒、吸毒,只為用這樣的方式來逼她就範。
更可憐的是,當年張韶涵在新加坡治病,可是母親給她的存摺根本取不出錢,無奈的她只好借錢度日。
整場鬧劇到最後,以張韶涵拿出尿檢證明力證自己沒有吸毒,以及和父母斷絕關係告一段落。
心疼姐姐的弟弟妹妹更是與她站在了一條戰線,三人相依為命的日子,也看得出有多麼心酸。
張韶涵的妹妹還曾在微博表達過對姐姐的感謝,如果不是她的無私奉獻,也不會有他們的今天。
有些家庭,會出現父母與孩子角色的錯位。In some families, the role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misplaced.
如同孩子會通過哭、鬧、撒潑打滾來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各種需要, 「失能」父母也會用類似手段讓孩子去滿足自己各種需要。
看看張韶涵的成長經歷,作為長女的她應該很小就開始承擔起「父母角色」,儘自己最大努力在照顧自己家裡的每一個人。
當然,這樣的「顛倒」並不是突然就形成的,而是一點一點的轉變。
外人看來,張韶涵和父母關係急轉直下,而作為家庭成員的他們可能才清楚,現在的一切早就埋下伏筆。
永遠不願成長的「孩子」,對「父母」的索取是無限的。Children who never want to grow up have unlimited demand from their parents.
看看張韶涵父母、舅舅的方式,根本不是「控訴」,而是「勒索」。
而在張韶涵友人的爆料中,她早就和父母溝通過贍養費的問題了,只不過對方在聽到6萬臺幣時不屑一顧,直接獅子大開口:如果沒有一百萬就免談。
就是這樣把女兒當搖錢樹的父母,不但一手毀了她的事業,更在她重新站起來的時候,再一次以所謂的親情要挾她拿錢贍養自己。
如果你做不到我說的要求,那我們就毀掉你。
抱歉,這樣的父母和舅舅,我們真的寧願不要。
很可惜,做父母不需要考試,命運就是這樣,有的事情沒得選。Unfortunately, parents do not need examinations, and we can't choose our fate.
如今的張韶涵,有堅定的底氣,朝著吸血鬼家人勇敢地說不。
選擇在合適的距離,盡好兒女基本的責任和義務,同時,把壓在自己身上長達20多年的鍋,甩了出去,離開沼澤,換回自我。
關注TED英語 隨時隨地學習TED課程
掃描下方二維碼可以下載APP
「TED英語演講」 觀看視頻哦!
這裡是 TED 頻道
愛語吧學習app,等你來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