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博士 侗鄉回「娘家」

2021-02-07 華聲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吳祥淼 吳啟榮 吳笛爾

「臺灣姑姑回門啦!」2月1日上午,通道侗族自治縣坪坦鄉高步侗寨裡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十分熱鬧,小朋友們圍著漂亮的新娘要喜糖,親暱地喚她為「臺灣姑姑」。

新娘是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宮相芳,2013年起因考察調研與高步侗寨結緣,並將村民吳仁先認作乾媽。因為對侗寨「親人」有著深厚情感,宮相芳在新婚後決定帶著新郎回「第二故鄉」辦一場地地道道的侗族「回門宴」。

被侗族民俗風情吸引,每年要來住三四個月

2013年7月,臺灣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湘西侗族建築藝術實習隊對通道侗族古寨等建築藝術進行考察調研,當時還是該校碩士研究生的宮相芳是實習隊一員。

「初來這裡,就被侗族吊腳樓與當地的民俗風情深深吸引。古樸的村寨,獨特的建築,一座座飛渡溪流的橋梁,蜿蜒清澈的溪水靜靜流淌,就像一幅美麗的水彩畫。」出於對侗族獨特建築的興趣,宮相芳把研究生論文調研定在了坪坦鄉高步侗寨。

從2013年開始,宮相芳就長期住在高步侗寨居民吳仁先家。吳仁先熱情地幫助她解決了食宿問題,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讓宮相芳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宮相芳每天行走於高步侗寨各條小巷,漸漸融入到侗族群眾生活中,對侗族建築的研究、保護與推廣有了自己的見解。

後來,宮相芳每年都會有三四個月的時間生活在高步侗寨裡。

帶著新郎回「娘家」辦酒,被「娘家」人的熱情打動

「小宮來村裡半個月,就能用侗語和村民進行簡單交流了,後來還成了我的『乾女兒』。」吳仁先說,高步侗寨就成了宮相芳的「娘家」,她回來辦「回門宴」,大家都十分高興。

2月1日,天還沒亮,吳仁先就領著寨子裡的親人開始為宮相芳的酒宴做準備。糯米飯的糯米是親人們每家每戶湊的,寓意著祝福。更讓宮相芳感動的是,寨裡一位大嫂還給她帶來了侗族盛裝和銀飾,這一副祖傳銀飾已有上百年歷史了。穿上這些珍貴的新娘服裝,宮相芳就是真正的侗家女兒了。

中午時分,來喝喜酒的客人們自發集合在吳仁先家,舉行傳統的侗族新娘回門巡寨儀式。由挑著糯米、醃魚的親人帶路,宮相芳領著新郎緊跟其後,和寨子裡的親友沿著侗寨走一圈,好不熱鬧。

「我一直對侗寨辦喜事十分感興趣,家家戶戶都來祝福,像是整個寨子的事。」喝著侗家米酒,吃著醃魚醃肉,宮相芳被「娘家」人的熱情打動。「結婚以後,我也會常來,這裡永遠是我的家。」宮相芳幸福地說。

相關焦點

  • 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給多少錢 回娘家要帶什麼禮物
    中國人很講究送禮這方面的習俗,大家在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的時候最好遵守這些習俗,也可以表達對養育自己的父母的孝心了。接下來,就由接親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回娘家準備什麼禮物以及紅包給多少。結婚第一年回娘家給多少錢一般情況下結婚第一年回娘家是要給父母一些紅包的,紅包的金額也得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手頭寬裕的也可以給多一點,手頭較緊的買一些實惠的東西就可以了,不要按照什麼習俗,自己的父母不會計較什麼的。要給紅包的話,可以包一些吉利的數字比如666、888等等。
  • 三月瘋媽祖,天下媽祖回娘家!
    臺灣有句俗話「三月瘋媽祖」。農曆三月是媽祖誕辰,一年一度的繞境進香、媽祖回娘家活動,一般在媽祖生日農曆三月廿三前後舉行,人們都處在祭祀的亢奮狀態,所以人們用「瘋」來形容。媽祖回娘家活動,將在莆田湄洲島持續發酵,掀起媽祖朝拜熱潮!湄洲·4月17日
  • 春節習俗|初二回娘家
    大年初二又被稱為「迎婿日」,在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要給娘家人發紅包,以示婚後生活的幸福美滿。
  • 原來,初二回娘家是如此由來......
    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 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大年初二回娘家,為啥除夕和初一不能回
    我們都知道,大年初二是回娘家日,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除夕和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
  • 80年代初二回娘家往事隨風!
    又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一幕,不禁讓我想起了童年時,大年初二爸爸媽媽帶我回舅舅家的場景,那個時候的人們都不是非常的富裕,但是待人都非常的真誠
  • 閘口山貝新老周屋姑姐回娘家盛聚慶典
    有一種溫暖叫回娘家, 很多人說有一種溫暖叫回娘家,首先是因為娘家是自己的根,是生養自己的地方,其實20多年的時間我們對這個地方產生了依戀感情,而且覺得自己本就是屬於這裡的,所以回去之後會倍感溫暖。有一種心情叫回娘家 這句話本身就充滿了幸福感,因為原生家庭的幸福感是所有的都替代不了的,即便出嫁後的生活幸福,回娘家依然會感覺到不一樣的,來自親情的幸福感。
  • 《娶妻當娶女博士》!北大生物女博士自白網絡爆紅
    近日,一段北大生物女博士脫口秀視頻《娶妻當娶女博士》熱傳。這個熱度,簡直是日常「明星」熱搜榜的一股清流!
  • 盂縣:謝變良回娘家驚動了一村人
    圖文作者:高保民  謝變良要回娘家了
  • 女博士需要孩子,男博士需要腦子
    科學網文章《女博士的生育困境》,拋出一個嚴重的問題:讀博期間,女博士該不該生孩子?一石擊起千重浪。博導、博士、女博士的老公、男博士的老媽紛紛出場,發表各自的看法。 有人認為:生育這種事兒,沒有該不該,只有想不想。
  • 初二回娘家咯!帶禮物可別帶錯了!大年初二有講究!
    大年初二禁忌 大年初二,女兒回娘家忌回門禮為單,由於傳統上認為單數不吉利,女婿帶回娘家的禮物必需成雙。大年初一、二忌洗衣,傳說者兩天是水神生日,因此忌洗衣。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不但如此,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 正月初二,拜拜財神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子要偕同丈夫以及子女一起回娘家拜年。回家要攜帶伴手禮,由母親分給鄰裡。回家後要先向長輩磕頭行禮,拜年。長輩也要分贈紅包給女兒女婿和外孫,一片喜慶熱鬧。
  • 拜年啦 | 大年初二回娘家,這幾種紅包不能搶你知道嗎?
    民俗習慣:出嫁女兒回娘家、迎財神(北方)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俗稱「迎婿日」。同時也得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有些農村與山裡地區,也會有必須在娘家住一晚的習俗。廣東人在大年初二有吃開年飯的習俗,尤其是做生意的人,寓意新的一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 「有問題就回娘家!」老爸在女兒婚禮上的致詞,火遍了朋友圈
    昨天,一位臺灣網友在臉書(facebook)上傳了一段朋友婚禮的現場視頻,沒想到一下子就火了,點擊已經過百萬。視頻的內容是新娘的老爸給這對新人致詞,致詞真摯有趣,字裡行間流露出對女兒的不舍,感動了無數網友。
  • 【春節特輯】春節習俗小課堂,大年初二回娘家,用英語怎麼說?
    在這一天,已婚的女兒們會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親戚以及好友。傳統來說,已婚的女兒沒有很多看望自己家人的機會。(註:這裡的黃梨也就是菠蘿,臺語稱之王梨(ông-lâi),臺灣國語稱為鳳梨,新馬一帶稱為黃梨,大陸及香港稱作菠蘿)。It sounds similar to the word of prosperity comes ( 旺來,wang lai).
  • 《大年初一我生日,大年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二,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兒女到娘家拜年。從婆家臨走前,尤其是新媳婦,婆婆要包上一個紅包袱,這紅包袱媳婦是不得打開看的。如果紅包袱裡放上甜的東西,比如甜點心,就說明婆婆對媳婦滿意。到了娘家見了爹娘之後,女婿要先給嶽父嶽母等老人們磕頭拜年;雖然這時候老人們也謙讓著說「算了吧,算了吧」,但還是挺高興地接受這個磕頭大禮。
  • 雙響炮|文姬女博士與興福金牌師傅
    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博士,
  • 林採緹搬回娘家忍到清晨提心願!胡睿兒PO兒子大哭照:哪知
    記者潘慧中/綜合報導林採緹日前認了與胡睿兒分居,她坦言目前已經搬回娘家住,小孩則是共同輪流照顧,事隔3天,她28日清晨在Instagram
  • 女博士年薪156萬入職華為!網友:美貌與智慧並重
    華中科技大學女博士入職華為據報導,姚婷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研究方向為新型存儲介質(NVM,SMR),資料庫和鍵值存儲系統。「外界普遍誤解女博士年紀大、嚴肅無趣、難以接近,其實我們很年輕,很有活力。」姚婷說。接受媒體採訪時,姚婷說也聽聞過某公司不招女博士的新聞。面對這種職場上的性別歧視,她選擇做出出色的工作,通過自身能力說服周邊的人,慢慢打破這種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