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作者:高保民
謝變良要回娘家了,這個消息一傳開便驚動了村裡很多人。
村主任武林十分重視,提前幾天就召集了村裡的鑼鼓隊演練歡迎內容,從舞蹈的編排和樂曲的選擇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村裡的文化活動中心暖氣也被燒得熱氣烘烘,還專門進城做了一幅歡迎的條幅掛在了室內,用這樣的待遇迎接一個回娘家的人,應該說在盂縣北下莊鄉獐兒坪村來說規格之高前所未有。
其實,謝變良並不是什麼大人物,僅僅是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她嫁得並不遠,婆家就在同縣仙人鄉北坡村,離獐兒坪村也不過十裡路程的光景,她還是常常回來的,可這一次回娘家居然把市裡、縣裡電視臺的記者也吸引來了。
鑼鼓聲中,喜氣洋洋的謝變良給大家展示出了她給娘家人帶來的禮物:一把剪刀,一沓沓紅對聯紙。
35年來,謝變良憑一把剪刀,為自己的平凡歲月剪出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玫紅世界。所創作的上萬幅作品深受大眾喜愛,各界人士好評不斷。其剪紙作品《天道酬勤》等屢屢獲獎,2014年開始,她在太原、陽泉、臨汾、大同、平遙等地多次展出作品組織教學傳授技巧,土生土長的她歷練成了一名傳承民俗文化的優秀匠人。曾在由山西婦女聯合會、山西廣播電視臺、山西省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主辦的剪紙大賽中獲得了優秀獎。
2015年10月,在紀念抗戰勝圳70周年之際出版了剪紙作品集,從2016年9月開始登上講臺,在盂縣職業中學、牛村中學、仙人中學定期舉辦剪紙課,深受學生喜愛,2017年四月份作品《以家為和》獲太原市剪紙大賽二等獎,《清明上河圖》又一舉斬獲全省剪紙工藝一等獎。被陽泉市婦女聯合會授予了陽泉市巾幗創業創新帶頭人。並於2017年秋,其作品和人物登上了央視舞臺。2018年初又在盂縣職業中學成立了盂縣剪紙見習基地,並採取流動授課的方式,經常在各地舉辦剪紙講座。目前為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員,山西省剪紙協會會員,獲山西省民間藝人稱號,陽泉市剪紙協會會員,盂縣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盂縣書畫協會會員。
從臘月20日到22日一連三天,謝變良無償為娘家眾多剪紙愛好者傳授剪紙技巧,不僅自己手把手教,口對口授,還同時邀請了部分盂縣書畫協會會員和盂縣老年大學成員來一併指導揮毫作畫,書寫春聯。其中一些人是在省、市書畫界享有盛譽的老師與專家,有陳聲騰、郭乃瑜、田志謙、王建軍等。
她以拳拳之心回報著生育她故土的厚愛,在娘家的三天下來,雖然她嗓子講啞了,但精神始終飽滿,因為她高興啊,她高興在她出生的故土有這麼多與她一樣熱愛剪紙藝術的娘親。
謝變良的剪紙作品既有濃鬱的鄉土地域特色又貼緊時代發展主旋律,其風光作品大氣恢宏,人物、生肖形態逼真活靈活現,年俗窗花喜慶熱鬧,每一幅作品的每一剪都體現了其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創作思維,和心細如髮精雕細啄精準把握的高超智慧,巧妙地利用剪紙虛實留空最大程度地體現了作品豐富的內涵。
謝變良所以能夠取得成功,應該與她35年孜孜以求持之以恆初心不改有關。雖然她僅有小學文化程度,但這一點並不影響她走向成功。今年已47歲的她,有一個不幸的童年,三歲喪母,17歲繼父病故,苦難不斷。她永遠忘不了,12歲那年在兒童節臨摹牆上年畫的第一幅作品《穆桂英掛帥》所帶給她的榮譽,是老師對她的口頭表揚肯定了她的繪畫天賦,奠定了她成功的基石,那一道道流暢的線條成就了她通往成功的道路。穆桂英,這個古老的巾幗英雄,始終在激勵著她,鼓舞著她始終在剪紙界打拼,奮鬥!
我們期待謝變良在傳播民俗文化領域創作出更多精品回饋社會。
天天盂縣公眾號長期接受投稿!歡迎網友將自己身邊喜聞樂見的【視頻】【作品】【小村故事】發來一起分享給更多的人。投稿聯繫微信號;yuxianbuzaiy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