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歌實現鄉村孩子自由的情感表達 | 第 733 期
今天分享的「月捐心事」關於死亡和愛。
女孩為了紀念離去的姑父,以姑父的名義開通了「月捐」,將姑父對自己的愛又延續到了孩子們身上。會有很多很多的人記住姑父,會有很美很美的詩歌去陪伴姑父,只要不被遺忘,愛就不會消失。
「是光」通過詩歌去治癒大山裡的孩子,同時卻也被孩子們純真靈動的天性和富有生命力的詩句所治癒。月捐者通過「月捐」去幫助「是光」,同時卻也在「月捐」中找到了拯救自己的那道光。
「月捐」會替女孩好好留住姑父的愛。也會記住每一個關注支持我們的名字,會在每一個凜冽的寒冬,遙隔山海,與你相擁。
@小侯:叔叔,其實是我的姑父
嗨嘍,很高興你在看,這是一個關於失去和自愈的故事,我細細說,你慢慢聽。
我的月捐用的是叔叔的名字,說起來他其實是我的姑夫,但是小時候不懂事,不肯改口,就一直叫叔叔叫到了最後。
叔叔對我很好,外出吃飯點菜他會記得單獨給我點我愛吃的毛血旺,會惦記著給我留出高考禮物甚至在高考前帶我去偷偷看一眼。
我在外面上學的時候他會找各種由頭給我發紅包,身體狀況好一點的時候會在春節帶我一起下廚做出一桌子好菜。
他之於我,不僅僅是「姑姑的丈夫」,更像是有血脈關係的親人,所以他的離去,是我這短短十九年人生中最大的打擊。
反正痛苦永遠都是留給活人的
我本以為他會像往常無數次重複過的那樣,住院、病重、發生轉機、出院,可是沒有,從嚷嚷著退了稅帶我去吃火鍋到我對著那個小小的骨灰盒磕頭,差了不到一個月。
那之後很久我是恍惚的,所有的一切都像是一場噩夢,而且沒有任何轉醒的契機。
我開始變得不對勁,隨時隨地情緒失控,整夜整夜地失眠,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恐懼,到最後,我甚至覺得不如死了算了,反正痛苦永遠都是留給活人的。
當然這樣不行的,我除了是叔叔的侄女,也是爺爺奶奶的孫女,爸爸媽媽的女兒,好朋友們的寶貝。
可不可以換個方式想念他
水滿則溢,過多的思念已經影響了我正常的情緒和生活,但是對叔叔的離開於事無補。
所以,我開始尋找辦法去讓自己可以有規律地想念他,很理科生的思維。
之後我想起了「是光」月捐。
十一月,月捐節的推送留言中,
我們第一次聽到了小侯的故事
當時其實我已經用自己的名字開通過一個月的月捐了,同時也感受到了「是光」工作人員的細緻和負責。
每個月都會有月捐進度發送到郵箱,還有小喇叭和月捐人微信群更新月捐反饋,生日的時候還會收到零點祝福郵件。
如果說最初選擇了「是光」月捐是因為「是光」在我喜歡的領域發光,那後來選擇用叔叔的名字繼續月捐,則更多的是因為「是光」有好好地把每個月捐人心裡的那份柔軟收置妥帖。
雖然捐款的本心是不求回報,但能看到自己的愛心有被認真對待,總會給人更多堅持下去的動力吧。
叔叔,會有很多很多的人記住你
用叔叔名字開通的「是光」月捐之後,我告訴自己,會有很多很多的人記住他。
小侯說,希望推文的配樂是《逝去的歌》
下面,讓我們一起陪她聽完這首歌吧
所以我可以放心去做自己的事情,而不用時時掛念。現在我也很少會因為叔叔的離開而歇斯底裡,可以平靜地提起他,也隱隱期待在很多很多年之後,我以一個更好的樣子再次和他相聚。
很難說清是我的月捐幫助了「是光」,還是「是光」救了那時的我。
「是光」是光,是孩子們心中的光,也是月捐人心中的光。
如果你還不了解月捐
這件如此溫柔的事
歡迎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或者長按掃碼
一起加入我們創造愛的行列吧!
昆明市呈貢區是光四季詩歌青少年服務中心(簡稱「是光詩歌」)是國內首家且規模最大的鄉村詩歌教育公益組織。從2016年10月開始,「是光」通過為當地教師提供詩歌課程包和培訓,解決鄉村孩子缺乏心靈關注和情感表達渠道的問題。截至2020年9月,「是光」已經服務中小學1000餘所,100000餘名孩子有了人生的第一節詩歌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