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樓竟是畫的窗戶,這可是不可移動的文物,太搞笑了吧。」市民們質疑道裏區田地街、地段街上的兩處「哈爾濱不可移動文物」,「安」上了假窗戶。
記者在道裏區田地街與買賣街交口處看到,這裡的一棟三層小黃樓粉刷一新,牆體上有「哈爾濱不可移動文物」「道裏區侵華日軍兵營舊址」的字樣。遠遠看過來,這棟樓三層都有窗子,走近一看,2樓和3樓的窗子像是「畫」,走近細看窗子是「噴繪」後製作的大小不一的窗子,後安裝上去的。新晚報記者數了數,這棟樓臨近田地街一側安裝了24扇假窗、買賣街一側安裝了16扇假窗。
在地段街地段小學旁邊也有一處「哈爾濱不可移動文物」「哈爾濱新聞時報報社舊址」,同樣了粉刷為黃色,也掛著「噴繪」的窗戶。2樓安裝了18扇「田字窗」,3樓安裝9扇「圓弧窗」。對於「不可移動文物」上安假窗戶的情況,今年78歲的李大爺表示不認同:「文物就是要保證他的真實原貌,貼上這些假窗戶算啥?」與李大爺的意見不同,住在附近的居民張女士認為,假窗戶比起原來沒窗戶看起來「順眼」。
道裏區文體局產業辦的高女士說,這兩棟樓是文物,已經列入維修範圍。
為這兩棟樓安裝「窗戶」是產權單位「萬泰集團」所為,假窗是噴繪後「貼」上去的,不會影響文物的本體。安裝這些假「窗戶」的動機,一是為了美觀,二是為了保溫。
道裏區文體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老樓「維修」前,產權單位未辦理相關手續,而且田地街老樓樓體新粉刷顏色與文物原本顏色不相符,監管部門已經要求產權單位到區文體局辦理相關手續,並且按要求重新刷粉。明年開春後,這兩棟樓將由產權單位進行整體維修。
道裏區文體局執法部門對萬泰集團下達了整改通知,要求其恢復文物原狀。對未經報批擅自啟動文物維修的行為,予以糾正。
來源:新晚報
記者:田苗 文/攝/視頻拍攝
編輯:馬雲鵬
最近微信頻繁改版,
各位親人,一路走來,不要失聯哦
如何最快的找到我們?
安卓用戶可以置頂~
蘋果用戶當然是星標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