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1月5日訊 凌晨5點,淡淡的毛竹香從閩侯甘蔗街道的橫嶼街飄出,一位老師傅託著毛竹在火堆上烤著,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老師傅名叫程文忠,今年70歲,製作竹梯的手藝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他16歲便跟著父親學習做竹梯,從事這行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如今,在福州,像程文忠這樣純手工製作竹梯的老手藝人已經很少了。
燒拗鑽鑿
每一步都是細緻活
昨日,記者在橫嶼街見到程文忠時,他正託著一根青翠的毛竹放在柴火上燻烤,讓水分蒸發。待竹身變得鬆軟些,程文忠便將竹子架在木架上將其拗直。遇到直徑比較粗的竹子,他甚至得坐在竹子上,藉由自身的體重將竹子弄直,然後用水冷卻成型。
「這一步是最難掌握的,很講究火候。燒過頭了,竹子就廢了;沒燒好,竹子容易爆裂。」程文忠說。
製作一把好的竹梯需要上等的毛竹,竹齡得選三四年以上的,韌性才夠,竹子還不能太大、太重。程文忠每次都親自上山去尋找合適的毛竹。閩侯本地的毛竹個頭長、硬度好。不過,有些竹農傾向把毛竹養大些賣更多的錢,程文忠只能外出去尋找好的竹料,最遠曾到了南平的橫壟。
選回來的毛竹要先去除雜枝,經過燻燒拗直,便是竹梯的梯柱了。接下來就是鑿孔做梯階了。「有人叫我用電鑽鑽孔,可以提高速度,但電鑽一下去,竹子很容易裂,影響竹梯的質量,不如自己手工鑽孔好控制。」程文忠告訴記者,他製作的竹梯階梯之間的距離是33釐米,這個距離人腳抬起時最舒適。
整把竹梯不用一枚釘
程文忠家對面的走道上放著十來把已經完成的竹梯。記者注意到,這些竹梯的梯階都是用木頭做的,每隔幾級,木階兩邊都用木楔固定住,沒用一個釘鉚。
「竹子是圓的,如果用竹子做梯階,下雨天容易滑。用木頭,人踩著舒服又安全,也比竹子耐用。」程師傅拿著竹子比劃說。不用釘子,是為了不毀壞竹子本身的結構,比較而言,木楔與木階相配合,熱脹冷縮同步,梯子更為穩固。
據程文忠介紹,閩侯還有另一家手工製作竹梯的,梯階採用竹子,一把4米長的梯子1小時就能做好,能賣五六十元。而他做的同樣4米長的梯子能賣到150元,當然工時也是別人的3倍。「那種工藝,竹梯一般只能做四五米長,不敢做更長,我這種工藝做十幾米長都沒問題。在福州,只有到我這裡才能買這種工藝的竹梯。用個三五年沒問題,很多倉山、晉安的客戶都過來買。」 程文忠對自己的手藝很是自信。
每月利潤達萬元
卻無人願意學
每年從端午開始,很多客戶便向程文忠預訂竹梯。大部分是橄欖種植戶,也有一些供電公司、電信公司的客戶。每年的7月到11月都是旺季,竹梯供不應求。
程文忠告訴記者,相比於市場上的鋁合金梯子和其他材質梯子,竹梯的柔韌性和靈活性好,與樹木的貼合性也好,很受種植戶們歡迎。
「我還有100把左右的竹梯訂單沒做,差不多得忙到月底,每天從早上5點忙到晚上9點。」程文忠說,工作雖然辛苦,不過利潤卻很可觀,除卻成本,旺季時每月的利潤能達到2萬元,淡季時也有一些零散的訂單,平均下來每月的利潤能達到1萬元。
雖然做竹梯利潤可觀,卻沒有人願意學這門手藝。「兒子不想幹這行,太辛苦了!尤其是夏天需要在室外烤竹子,一邊要承受室外的高溫,一邊還要被火烤,特別難熬。」程文忠說,「我很希望有肯吃苦的年輕人繼承這門手藝。」
(福州晚報記者 桂丹 通訊員 陳燕 陳建鋆)
掃描二維碼↓↓或 點擊文尾「閱讀原文」進入福州新聞網頁面瀏覽更多資訊
❤獲得更多本地權威資訊,可關注福州新聞網微信【fzxww83762780】,每日為您發送信息。
❤或點擊右上角,查看公眾號,關注我們。
❤喜歡本文,也可點擊右上角,輕鬆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