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北廣人物"↑免費訂閱本刊
李立群從事表演行業已逾四十個年頭,早年間加盟臺灣華視,33歲在「華視一哥」的位置急流勇退,一頭扎進劇場潛心舞臺藝術。1995年,李立群毅然隻身北上,此後的二十餘年,李立群幾乎都活躍在大陸電視螢屏。在北京衛視熱播都市劇《幸福一家人》中,李立群飾演了一位「單親老爸」房永福,對子女無微不至的照顧卻換來孩子們的冷落與疏離。
李立群看來,最能體現《幸福一家人》「接地氣」的一點,就是它的「與時俱進」。「現在我們中國的老齡化社會已經快到了,未來高齡人口會越來越多,老人需要孩子們的照顧,但現在年輕人的生活壓力也很大,很多時候會疏於照顧家裡的老人,如何處理他們的關係是這個時代需要解決的問題。」
李立群認為,《幸福一家人》的最大亮點在於「教育」。親子代際溝通困難、事業家庭情感衝突、花樣人生與空巢父母的矛盾現實……《幸福一家人》將當今幾乎每個家庭都會發生的狀況匯集一堂。「這是一部和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緣的戲。」
劇中,李立群飾演的父親房永福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孩子們,任勞任怨不辭辛苦,卻被孩子們以各種「忙碌」的藉口忽視傷害,最終狠心向兒女提起訴訟,用嚴厲的方式為他們上了最後一堂「愛的教育」課。面對「不孝訴訟」這樣一個看似極端的選擇,李立群卻覺得房永福看似走投無路的舉動其實充滿了智慧。「當一件事情要『完蛋』了,但又處在方生方死和方死方生之間,突然間你就會產生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就叫智慧。」將兒女告上法庭在中國社會並不常見,但在生命晚年之際遇到倫理糾結,房永福勇於做出這樣的抉擇,在現實生活中看似刁詭的存在,在戲劇中卻恰恰真實動人。
房永福在劇中將身患癌症的事實向孩子們隱瞞,李立群認為這不僅是這位老人的智慧,也是巨大的勇氣。「他沒有瞎耗,耗到老的時候倚老賣老或者自怨自艾;他臨到走時還在寫遺書,寫要怎樣做到更好。這個爸爸其實是非常懂得愛,所以才會產生所謂的代溝。」李立群將「代溝」劃歸到中性詞的範疇,看作是一種自然存在的現象。他還舉了一個例子,劇中房永福總是一邊揉面一邊嘀咕,似乎要將生活中的瑣事都給麵團細細訴說,戲外的李立群,也是如此。「我會一大早起來跟自己講話,做事前也要先嘀嘀咕咕一陣,跟個『神經病』一樣。」或許這種行為在年輕人眼中難以接受,卻成為了老一輩紓解情緒的一種方式。
現實中的李立群和劇中的房永福一樣有三個孩子。李立群曾公開承認「自己在臺灣沒有戲拍,所以只能來內地賺錢,因為我有3個孩子在讀書,需要花很多錢,所以我必須要多賺錢」。李立群的老婆是全職家庭主婦,在娛樂圈曝光度很小,雖然兩人分隔兩地,但是一直很恩愛。兩人生活了三十多年。已經六十多歲的他因拍戲的原因經常內地加拿大兩頭跑。家裡的一切事務全靠妻子一人打理。
老戲骨李立群拍戲一貫認真,也愛較真,對於抗日雷劇的泛濫,李立群自言,自己的父親就是當兵的,那時候軍官穿的都是叫花子。制服都是破的,裝備特別差,兵馬不齊,而現在的抗日劇裡,那些軍人穿戴都太整齊、太英武了。李立群出生於軍人世家,而他的父親畢業於黃埔軍校,他的爺爺曾就讀於保定軍校。李立群回憶起父親時說:「我爸爸是從離開大陸到臺灣就開始思鄉了,從我有記性開始他就一直跟我講老家的事情,所以從小沒有少聽有關於大陸文化的事。」
來源:北京晨報 網易娛樂等
監製:張毅
編輯:戴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