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 PBAT 是可降解塑料領域主流產品可降解塑料產品百花齊放。 塑料是現代化工行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然而由此產生的「白色汙染」 問題被廣泛關注。 可降解材料不僅可以大幅減少廢棄塑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同時也是實現資源循環和利用的有效載體。各種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實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各自的特點。 PLA 和 PBAT 因其性能優良、生產技術較成熟、產業化程度較高, 成為了可降解塑料行業的主流產品,發展前景廣闊。
PLA 技術壁壘較高,核心競爭優勢在於丙交酯的生產PLA 目前是產業化最成熟、產量最大、應用最廣泛的生物基和生物降解塑料。 PLA 製備有兩種方法,分別是丙交酯開環聚合法和直接縮聚法,工業上廣泛採用的是丙交酯開環聚合法。 中間體丙交酯的合成和純化是目前 PLA 工藝流程中的核心技術和難點, 其反應條件苛刻、工藝複雜、技術要求較高、生產成本較高, 是國內企業 PLA 產能擴張的主要技術壁壘。目前 PLA 產能主要集中於海外,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許多企業正在加強與科研機構的合作研發,試圖打通乳酸、 丙交酯、聚乳酸的全產業鏈。預計未來 PLA 投產速度將有大幅提升,市場前景廣闊。 國內在建或規劃 PLA 項目新增產能合計 160萬噸。 上市公司金丹科技、萬華化學、道恩股份、中糧科技也在積極布局 PLA 產業鏈。
PBAT 技術較為成熟,核心競爭優勢在於一體化水平PBAT 是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研究中非常活躍和市場應用最好的降解材料之一。 共酯化(直接酯化)、分酯化和串聯酯化是 PBAT 製備常用的三種方法,國內企業主要採用直接酯化法, 該工藝操作簡單,工藝流程短、原料利用率高、反應時間短、生產效率高,但也存在反應體系物質較複雜、相對分子質量分布寬且不易控制等缺點,對產品質量有影響。 我國PBAT 產能居於全球領先地位, 技術較為成熟。在同質化競爭的情況下,PBAT 的核心競爭優勢在於公司的一體化水平。 一體化水平的提高將有三大優勢:
(1)避免上遊原材料價格波動;
(2)保障原材料供給;
(3)生產成本的進一步下降。 隨著不斷有新的在建產能湧入,未來市場競爭加劇,一體化的成本優勢將凸顯。 在建產能方面, PBAT 在建或規劃產能合計達 563萬噸,是現有產能的 10倍以上。 PBAT 產業較為成熟,行業內投產加速,新增產能比 PLA 更多,恆力石化、金髮科技、萬華化學、道恩股份、彤程新材等上市公司不斷加碼 PBAT 賽道。
「禁塑令」開始實施,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供不應求經過 2020年一年的準備期, 我國已形成了國家-地方多層次的禁塑政策體系,政策再度趨嚴,進入執行階段,對可降解塑料行業的利好正式落地。 可降解塑料已應用在多個場景,如線下商超、零售和餐飲、 外賣平臺、社區團購平臺等,需求量因此大幅增加,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