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去年空氣品質 高屏倒數第一

2021-02-15 華夏經緯網

臭氧濃度和臺灣民眾自殺率的提高密不可分。(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臺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昨(9)日公布2019年臭氧空品年報,無論以臺灣地區環保部門、美國環保署或是世界衛生組織(WHO)臭氧測量準則來排序,高屏地區均位全鈦臭氧空品最糟之冠,以臭氧空品最糟的高雄臺南與大臺北做比較,兩者在2016到2019年間臭氧超標天數竟差距4倍以上。

    

林園1年266天拉警報

    

臺健空盟表示,依臺灣地區臭氧標準,潮州和屏東兩測站並列最糟,其次為高雄林園、左營,高雄大寮和鴻海坐落的新北市土城測站則同為第四;依據美國環保署臭氧標準,林園最糟、屏東第二,左營第三;若採用WHO準則(大於50ppb即為超標)排序,屏東居冠、林園次之、左營和潮州第三,顯示臭氣最糟前3名均位於高屏地區。

    

臺健空盟執行長楊澤民指出,以臺灣臭氧濃度測得最高的林園站來看,一年臭氧71ppb以上為95天;61ppb以上160天;51ppb以上212天;41ppb以上266天;人只要處於低濃度的30-40ppb就會帶來呼吸及心肺疾病的危機;如果採用WHO準則進行排序,臭氧空品最糟的高雄市超標的橘害天數高達177天,佔一年天數的48.5%。

    

環團批假達標真殺人

    

臺健空盟強調,2019年南北臭氧濃度的差距持續擴大,以臭氣空品最糟的高雄臺南和大臺北地區做比較,兩者在2016到2019年間71ppb的臭氧超標天數差距竟已成長為4倍以上,屏東測站和北市中山測站之間的近4年差距則已倍數成長至32倍。

    

臺健空盟指出,2017年12月到2018年5月,時任臺灣環保部門主管李應元多次南下高雄頒獎,宣布高雄臭氧已達標;但臺灣每日8小時平均值60ppb的標準過於寬鬆,持續造成高屏及其他南部人民的健康危害,南北呼吸不平權持續擴大,批「假達標,真殺人。」

   

環保部門響應,臭氧成因複雜,空汙改善應按部就班。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全球空氣品質排行:澳洲排名第五,中國險勝不墊底!
    這幾年,空氣品質一直是國人在討論的話題,人們不斷在調侃中國的霧霾,同時又羨慕發達國家的環境。最近,耶魯大學統計的2016年全球180個國家環境績效指數排行出爐,澳大利亞的綜合指數排名第13,空氣指數位列第5。相比中國的綜合指數為109,而空氣指數則慘不忍睹為倒數第二,排名第179名,中國險勝最差國孟加拉!
  • 【澳洲生活】2017世界空氣品質排名,澳洲第五,中國倒數第二
    與之相反的是中國在180個國家裡面排倒數第二名,只好過孟加拉國。美國耶魯大學發布了《2017年環境績效指數報告》,在評價各國空氣品質時主要考慮以下4個子項:  1、一國範圍內PM2.5指數年平均值;  2、PM2.5指數超標(超過世衛組織標準)所影響到的人口比例;  3、一國範圍內二氧化氮濃度年平均值;  4、室內汙染(使用傳統燃料,如秸稈等,做飯的居民比例)
  • 2016世界空氣品質排名,看看中國排第幾?
    此次空氣品質的排名中,塞席爾、千里達及托巴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島國)、馬爾地夫、冰島和澳大利亞分別為前五名,領跑世界空氣品質。而其它世界知名的發達國家則表現一般,如美國位列第43名、英國62名、法國84名、日本104名、德國137名。而中國在此次空氣品質的排名中保持得不錯,依然是倒數第二,險勝孟加拉國。
  • 2020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發布 深圳空氣品質全國排名第六
    原標題:2020年全國空氣品質狀況發布深圳空氣品質全國排名第六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6日訊 (深圳晚報記者 吳潔)1月15日,生態環境部發布2020年12月和2020年1至12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以及地表水狀況。
  • 【992 | 通報】最新空氣品質排名出爐!有城市成「黑馬」!
    2月19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公布了2021年1月全省環境空氣品質排名情況。
  • 倒數第三!甘肅空氣指數排行天水居然是倒數第三?天水人你還嘚瑟什麼呢?
    萬萬沒有想到 萬萬沒有想到 萬萬沒有想到我們天水最引以為傲的空氣指數居然會排到甘肅省的倒數第三!!!這是要鬧哪樣啊,年初的時候我們還是妥妥的全國第三,怎麼年末就倒數了呢?剛剛新鮮出爐的「中國空氣品質指數實時排行榜」,天水在全省十四個市州排第十二!第十二!第十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 溫哥華今天「榮登」世界第一:空氣品質世界第一差!2020再創「奇蹟」
    世界空氣品質第一差!悲劇了……因為美國森林大火和風向的原因,溫哥華今天的空氣品質再次「爆表」,窗外一片蠟黃,恍如「末日感」。在早些時候,溫哥華更是「一舉奪魁」,成為了世界空氣品質第一差!不誇張的說,自溫哥華建市以來,這個第一從來沒有得過吧?
  • 【這個城市毫不出名】但空氣品質卻全國第一
    新疆塔城,一個位於祖國西北邊陲的小城,憑藉著優良的空氣品質,力壓臺北、大理、廈門、香格裡拉等全國著名城市,位列全國城市空氣品質排行榜的首位。塔城登上榜首,並不是毫無理由。《基於空氣汙染指數的中國城市環境大氣環境 承載度評估》,對全國333個地級以上城市或地區所在地城市空氣品質情況、大氣環境承載力進行了評估排名。塔城市與香格裡拉、三亞以空氣品質優良、大氣環境承載力強、大氣環境處於理想狀態排名全國前10位,是新疆唯一進入全國前十的城市,位列麗江、大理之前,是名副其實的空氣環境宜居城市。
  • 2016全球空氣品質報告,中國成空氣汙染重災區?
    投稿郵箱:lsjzbjb@sina.cn想了解行業更多資訊,這幾年,空氣品質一直是國人在討論的話題,人們不斷在調侃中國的霧霾,同時又羨慕發達國家的環境
  • 今天 大溫空氣品質全世界倒數第一! 警報狂響: 關好門窗別出門!
    今天,IQ Air發布的世界各大城市空氣汙染指數表中,溫哥華「終於追趕上美國波特蘭和西雅圖」,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空氣品質指數AQI高達194——代表空氣汙染程度極高,對健康構成高風險。 網友紛紛曬對比圖:
  • 小米空氣淨化器被曝質量問題嚴重!
    【家電網 HEA 2016年1月14日微信原創】1月14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了《2015年上海市空氣淨化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 日本女孩錄節目抱怨臺灣空氣品質差:鼻毛都變長了
    近日,一位居住臺灣的日本女孩在一檔電視綜藝節目中談到臺灣空氣品質時稱,因為臺灣空氣不好,居臺後「鼻毛和耳朵毛都變長了」,而且身邊的朋友都有相似的感受,相關言論被發至社交網絡上引起臺灣網友熱烈討論。據中時電子報消息,該綜藝節目名為《WTO姐妹會》,每期都會邀請外籍人士作為嘉賓,針對不同的主題進行討論,最近播出的一期主題則為外國人喜歡臺灣的理由。
  • [自貿港英語]路透社:海口空氣品質中國第一
    背景新聞:1月15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1月至12月全國環境空氣品質狀況。
  • 【992 | 速看】2020年河北空氣品質大排名!
    按空氣品質綜合指數由小到大的順序,前 20 名縣(市、區)依次是:赤城縣(2.42)、康保縣(2.51)、張家口市崇禮區(2.57)、沽源縣(2.73)、張北縣(2.74)、張家口市橋西區(3.19)、張家口市橋東區(3.25)、張家口市萬全區(3.33)、豐寧滿族自治縣(3.38)、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 溫哥華空氣品質全球最差? PM2.5含量達到危害健康水平!最近還是不要出門了!
    >近日,美國大火導致溫哥華地區空氣品質全球倒數,專家預計9月14日(下周一)大火產生的煙霧將會被清除。9月12日,溫哥華和波特蘭並列成為全球空氣品質最差的城市。圖中的AIQ是指空氣汙染物對於健康的危害程度。
  • 2016世界空氣品質排名! 澳洲第5! 美國43, 中國竟排在了...
    小夥伴們可是天天吐槽澳洲物價高,澳洲工資低,澳洲無聊,澳洲的生物好可怕...大家都知道,近兩年來環境問題一直是中國的一大困擾!因為霧霾,口罩都成為迅速發展的產業了....大家也都非常擔心在中國的親戚朋友身體健康,近年來,因空氣品質低下導致的死亡案例逐年上升,中國的霧霾成了全世界調侃的對象....
  • 世界空氣品質排名,中國名列倒數第二~
    這幾年,空氣品質一直是國人在討論的話題。之所以備受大家的關注,是因為近年來,因空氣品質低下導致的死亡案例逐年呈上升趨勢,且空氣問題是全球問題。此次空氣品質的排名中,塞席爾、千里達及托巴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南部島國)、馬爾地夫、冰島和澳大利亞分別為前五名,領跑世界空氣品質。至於我們所熟識的那些發達國家,美國第43位;英國第62位;法國第84位;日本第104位(主要是被二氧化氮拉了後腿);德國第137位(也是二氧化氮惹的禍)。那麼現在大家關心的問題來了,中國在這個世界空氣品質排行榜上處於什麼位置?
  • 趕快下載「浙江空氣品質」APP,即時了解您身邊的空氣品質
  • 聽說宜春空氣汙染指數全國排名倒數第三?
    在昨天的下午兩點,宜春的空氣汙染指數全國排名倒數第三,昨天大家是不是都在放鞭炮放煙花呢。有朋友戲稱,如果不是宜春城區禁止燃放煙花爆竹,那麼,宜春的空氣汙染指數應該是倒數第一位吧。雖說不再是倒數三名,但宜春的空氣汙染還是很嚴重的,和宜春一直給大家呈現的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宜居城市還有很大的差距。糖糖中午再一次查看了相關數據,全國337個城市,宜春排名第254位。
  • 「空氣品質發布」APP上線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日前攜手墨跡風雲公司於北京舉辦了「空氣品質發布」產品推介會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墨跡天氣合作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