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圳氣象小博士科普講堂」登陸龍嶺大講堂,給七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一場難忘的「風暴旅行」!
這場講座我們特別邀請到了深圳市氣象局的氣象講師王一閔老師為大家講授,活動由政史地科組地理教師楊超老師主持。
「同學們,你們知道颱風的英文名字嗎?它和至親颶風有著怎樣的水源關係?」
「Mini颱風是如何吃飽喝足成長為颱風Puls的?它的成長軌跡可否直觀監測?」
「為什麼每個颱風都是獨眼獸?它的眼裡是常含雨水風暴還是寧靜的清泉呢?」
楊老師一連串專業幽默而又引人入勝的問題充分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致。
接著,王老師從形成過程、運動軌跡、影響範圍、如何預防等多角度、多維度講解了颱風的種種知識。
通過王老師的精彩講解,同學們好像看著颱風從嬰兒逐步成長為壯年,從西北太平洋的海面上移步到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看著颱風「乘風破浪」一路「披荊斬棘」,從小風暴成長為巨颱風🌀
可是,這些知識滿足不了孩子們的好奇心,於是,他們抓緊機會,在活動現場還不斷提出難度更高的問題,專業的王老師一一為他們作出解答。
氣象知識集合了地理、物理、數學等多個科目,是一場跨學科的「頭腦風暴」。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講座培養孩子們對氣象等科學知識的熱愛和興趣,甚至培養出優秀的種子!
為了感謝王老師為我們帶來的精彩講座,政史地科組教研組長陳貞老師還為王老師,頒發了「最佳講師」的獎狀,真的是非常用心的準備呢!
一場活動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優秀團隊用心的策劃組織、直播錄像、場內協調、後期總結。
冷相遇暖,就有了降雨;
星相遇月,就有了星空;
冬相遇春,就有了歲月;
天相遇地,就有了永恆;
當孩子們相遇學校、相遇老師,就有了教育。
感謝今天孩子們與王老師的相遇,期待我們再次相遇
這一天有您真好,願您今後每一天都開心!
楊老師的結束語講出了大家的心聲。
相信這樣的講座,會給孩子埋下興趣的種子,指明探索的方向,點燃學生的熱情。
【小彩蛋】
會後王一閔老師收到了學生的「情書」💌
主持人楊老師的主持手稿,生怕出錯的她也真是認真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