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科普:什麼是霧霾?什麼是PM2.5

2021-02-23 哈爾濱氣象

  近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先後遭遇多次大範圍持續霧霾天氣,霧霾汙染漸成汙染新常態。雖然經過多年的霧霾科(si)普(nue),但人們已經不再談霾色變,轉而從無奈到調侃。不過,仍然有許多小夥伴對霧霾知之甚少,以致讓一些謠言沒被拍死在沙灘上。今天小編就再給大家漲漲姿勢,爭取為早日戰勝霧霾準備點乾糧。

  1、 霧霾到底是什麼鬼?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光知道PM2.5濃度,空氣汙染指數,細顆粒物等等這些名詞,對防治霧霾來說沒什麼用,當聊天談資都有股子煙燻味兒。

  關鍵是要知道,霧霾到底是個啥,又如何起作用。

  霧,是接近地面的空氣因氣溫下降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懸浮的微小水滴;

  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幹塵顆粒等均勻地浮遊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千米的空氣普遍渾濁現象,也稱灰霾。

  在氣象學上,霧和霾的判識標準為:相對溼度小於80%時為霾;相對溼度大於90%時為霧;相對溼度在80%—90%之間時為霧和霾的混合物,其中霧和霾的程度要按照大氣細顆粒物PM2.5和PM1.0(指空氣動力學直徑分別小於2.5和1.0微米的細顆粒)的濃度來判識。

  所以霧和霾的區別就是:「療效」好不好,關鍵看大小。

  值得指出的是,霧本來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在汙染導致大氣細顆粒物增多的情況下,即使氣象上判識為「霧」,也不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而是有細顆粒物附著的微小水滴。

  2、 PM2.5從哪兒來? 

  PM2.5的來源可分為一次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源(二次生成)。

  一次源又可分為自然排放源和人為排放源。其中,自然排放源包括風揚塵土、火山灰、森林火災、海浪飛沫、生物來源等。

  人為排放源包括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顆粒物、道路揚塵、建築施工揚塵、廚房煙氣等。PM2.5的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氣中的氣態汙染物通過多種化學物理過程產生的二次細顆粒物。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氣態汙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氨氣NH3、揮發性有機汙染物(VOCs)等,都能在大氣中被氧化產生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和二次有機氣溶膠(SOA)。這些新生成的細顆粒物是大氣中PM2.5的重要來源。全球範圍內,二次顆粒物貢獻率在20%—80%之間,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常常高達60%,在成霾時往往二次顆粒物所佔比例更高。

  也就是說,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次顆粒物佔比更高!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次顆粒物佔比更高!

  人類活動產生的二次顆粒物佔比更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原來,霧霾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

  3、 那這些顆粒物又是如何影響人體健康的呢? 

  首先,顆粒物經過人的呼吸系統進入人體,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肺。PM2.5之所以對人體危害大,是因為它可以吸到肺裡去。而且,小顆粒甚至可以直接進入血液及其他器官。一個人平均每天大約呼吸一萬升空氣,一旦空氣含有汙染物,人體健康就必然會受到危害。

  其次,至於造成哪種危害,則由PM2.5所吸附的東西來決定。PM2.5表示吸附什麼東西決定它產生什麼危害。如果這個地區主要吸附的是重金屬,那可能這個地區產生重金屬中毒的就多;如果吸附的是苯並[a]芘這類致癌物,那它就可能更多是產生人群癌症的高發,如果這個地區PM2.5表面吸附的很多是持久性有機汙染物,那它可能產生的生殖生育危害比較大。不同的地區,同樣霾的濃度,或者說汙染物的濃度,對健康的危害是不一樣的,可能關鍵在於成分。雖然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霧霾和某些疾病有相關性,但並沒有揭示他們之間確鑿的因果關係。因此,霧霾危害健康不假,而其中的因果關係還需要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來源於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相關焦點

  • 「氣象科普進校園」 創新普及氣象知識
    多彩貴州網訊(本網記者 周婷)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氣象科學,普及氣象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公眾的社會氣象意識。10月17日,「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啟動儀式暨贈書儀式在貴陽市第十八中學舉行。啟動儀式現場  啟動儀式當天,貴州省氣象局氣象服務中心負責人、貴陽市南明區教育局負責人及十八中全體師生,在威嚴的國旗下,紛紛表達了氣象科學的重要性,希望同學們能珍惜機會,認真學習氣象防災減災知識,能夠清楚的認識氣象災害、防禦氣象災害、「打倒」氣象災害。
  • 科普向:飛機杯是什麼玩意?
    男用便攜類性器具,代替手yin,為單身男士提供仿真交huan通道,用以排解寂寞。同時,有些特殊目的的飛機杯有陰jing增大、理療、龜tou訓練等特殊功能。2、將事先準備好的潤滑油塗抹進飛機杯內側以及入口周圍。
  • 潤「地」細無聲——深圳氣象小博士科普講堂活動
    11月4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深圳氣象小博士科普講堂」登陸龍嶺大講堂,給七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一場難忘的「風暴旅行」!
  • 博物雜誌:這是看了什麼沙雕科普
    知名科普博主@博物雜誌 介紹,其實根本就「爆不了」,並反問,這是看了什麼沙雕科普?9日,有媒體報導,廣東珠海拱北海關查獲一個形似椰子的球狀果實,外表呈茶褐色,淨重3.8千克。據旅客自述,該果實來自新加坡,是新加坡好友家中種植的果實並贈與其食用,因果實獨特少見,準備將其帶入境與家人一起食用。由於該旅客未申報且無相關檢疫審批手續,海關關員依法對該水果作截留銷毀處理。
  • 生僻詞科普丨什麼是閉環管理?
    今天起,京環之聲將推出「生僻詞科普」系列,讓生僻詞不再生僻!讓你的環保知識飛起來!第一期生僻詞科普小課堂和大家聊一聊重型柴油車閉環管理一起來看看吧↓↓↓2018年5月14日北京市發布新一輪PM2.5源解析本地源佔三分之二而移動源在本地源中佔比高達
  • 帝都的霧霾又來了!帶你認識什麼是PM2.5
  • 氣象與生態相融合 感受江濱水潤文化
    11月3日上午,江濱小學舉行了「氣象科普基地」和「研學基地」的揭牌儀式。出席此次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金華市氣象局副局長汪永盛、共青團金華市黨委組副書記劉熙、金華市農科院副院長陳長卿、金華市農科院科技合作與交流處處長楊俊、金華市氣象學會副秘書長舒素芳、金華市少先隊總輔導員黃麗、金華市江濱小學華建勇等領導及家長與學生代表。
  • [霧霾天必備] 實測負離子除PM2.5
  • 【環保科普】你知道PM2.5有哪些危害?為什麼冬季霧霾天比較多嗎?
    此外, PM2.5濃度還與特定的氣象條件有密切的關係,存在明顯的季節變化特徵。以北京為例,冬季PM2.5的平均濃度最高,秋季與春季次之夏季平均濃度最低。北京冬季PM2.5出現最高值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本地汙染物排放濃度高、強度大,包括採暖期燃煤量顯著升高,以及由於氣溫降低使機動車尾氣排放增加,導致PM2.5及其前體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等的排放量增加;二是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地面逆溫頻率的增加使汙染物在近地層不斷累積,導致PM5達到高濃度水平。
  • 科普:《驚奇隊長》中的噬元獸在漫畫中到底是什麼東西?
    適逢《驚奇隊長》上映,馮翼君決定蹭著這波熱度來給大家科普一些電影中出現的漫畫彩蛋和相關的內容。而我們的第一堂科普課就是電影中讓局長尼克弗瑞愛不釋手的小橘貓咕咕。那麼,大家看完電影是不是很好奇,這噬元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我們來慢慢給大家做介紹。噬元獸,此前的漫畫漢化作品中通常音譯為弗萊肯,初次登場於2014年的《驚奇隊長V8 #1》是一種和地球本土的貓長得極為相似的兇猛外星生物,但是弗萊肯口腔中有許多觸手。
  • 霧霾指數是什麼?
    上一次北京紅色預警是在國慶節前後,當時霧霾指數高達374,那麼這霧霾指數是什麼呢?代表什麼意思呢? 霧霾指數是什麼?霧霾指數其實就是平時所說的空氣品質指數,是低能量描述控制悽涼的無量綱指數,而針對單項的汙染物,還有空氣品質分指數,參與到空氣品質評價的汙染物包括細顆粒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項。
  • 霧霾天,電子工程師該做點什麼?
    這次被稱為今年以來範圍最廣、持續時間最長、強度最強的霾天氣過程,為此,各類專家、官員紛紛分析霧霾成因,常掛嘴邊的就是天氣原因,天氣靜穩(不知何時發明的這個詞彙);或者排放密度大;對策就是一會限制建築工地啦,限制路上的烤羊肉串啦…。真的是這樣嗎?結合很多大家的觀點,關於霧霾的成因從重要到次要總結如下。
  • 霧霾天氣的危害是什麼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  霧霾對健康的傷害如下:  1、傷肺  霧霾天對呼吸系統影響最大,這已成為多數人的共識。呼吸系統與外界環境接觸最頻繁,且接觸面積較大,數百種大氣顆粒物能直接進入並黏附在人體上下呼吸道和肺葉中,並且大部分會被人體吸入。其次,霧霾天氣導致近地層紫外線減弱,容易使得空氣中病菌的活性增強,細顆粒物會「帶著」細菌、病毒,來到呼吸系統的深處,造成感染。
  • 嚴肅科普:諮詢顧問是一群什麼生物
    下面科普一下諮詢顧問常用句式:1) 「不+英文形容詞」舉例:不MECE,不solid,不comfortable,不ready,不夠sharp例句:這個分類不MECE啊;這個argument不夠solid;這個data的處理我還是不comfortable
  • 方城新晉4A景區再添新特色 青少年科普特色研學基地備受歡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孟向東 曾倩 通訊員 董振萬 孫宇12月25日,方城縣德雲山風情植物園迎來2000餘名師生前來科普研學,學生們在這裡增長見識、放飛心情,靈動的身影為冬日的景區增添了活力。近年來,該景區結合自然山水資源稟賦,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特點,以門景服務區、花木觀賞區、野生動物園和歡樂谷為特色,打造植物、動物、氣候科普研學的戶外教育大課堂,現已初步形成單園牡丹種植株數最多的牡丹園,單園櫻花等植物種植株數最多的植物園,河南省最大的山體野生動物園和種類齊全的遊樂園,今年12月份,該景區榮獲4A級景區稱號。
  • 科普足球:越位與犯規
    什麼是越位的位置?攻方隊員出球時,其中攻方有隊員及其身體任何部位比對方倒數第二名隊員更接近於對方球門線且接球隊員處於對方半場內。值得一提的是,門將也是防守隊員之一,所以這裡說的是倒數第二名防守隊員。如果門將在前方進攻,同樣只要越過倒數第二名防守隊員就是越位的位置。
  • 缺氧不缺精神,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隊在西藏播撒科學種子
    上海科技館科普劇表演現場此次行程從海拔2950米到5190米,上海科普援藏隊員們克服頭痛、乏力、呼吸困難、嘔吐等高原反應,深入藏區腹地,跨越2市4區縣,奔赴1個科研觀測站、4所學校、1家博物館,5天內開展實驗表演
  • 《科普中國》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科普中國》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居室衛生汙染可分3大類  資料顯示,裝飾材料中的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有致癌作用;空調使封閉的環境中細菌、病毒、黴菌大量繁衍;裝飾材料、家具散發的有毒氣體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石材等一些材料產生的輻射可以對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 官方科普:小米10的HEIF格式照片是什麼?
    」那麼,到底什麼是HEIF格式?它和我們常見的JPG、PNG等圖片格式有什麼不同?小米官方今天特意就此做了一次深入淺出的科普。無論電腦上還是手機上,目前最常見的圖片格式就是JPG(全稱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即聯合圖像專家小組),這是一種靜態的文件,也就是圖像內容它是不動的,靜止的。
  • 保正課堂 | 科普:什麼是食品標準
    對於新入食品行業的企業,可能對食品相關標準起的作用以及食品標準在法律中的低位可能會比較陌生,今天小正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食品標準相關知識。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規定,「工業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等級或者安全、衛生要求「應當指定標準。食品作為一種工業產品,更應當具有安全、衛生的要求,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包括食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兩個層次的內容,這兩者統稱為食品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