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專家研究報告發現,繼「煤煙型」、「光化學煙霧型」汙染後,現代人正進入以「室內空氣汙染」為標誌的第三汙染時期。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正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等,是室內空氣汙染的敏感人群。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科普中國》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是什麼?
居室衛生汙染可分3大類
資料顯示,裝飾材料中的甲醛、苯、氯化烴等有機物有致癌作用;空調使封閉的環境中細菌、病毒、黴菌大量繁衍;裝飾材料、家具散發的有毒氣體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石材等一些材料產生的輻射可以對免疫系統產生不良影響。
居室衛生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和汙染,從其性質來講,可分3大類:第一大類是化學的,主要來自裝修、家具、玩具、煤氣熱水器、殺蟲噴霧劑、化妝品、抽菸、廚房的油煙等等;第二大類是物理的,主要來自室外及室內的電器設備產生的噪聲、電磁輻射、光汙染等;第三大類是生物的,主要來自寄生於地毯、毛絨玩具、被褥中的蟎蟲及其它細菌等。
布藝產品可能隱藏著黴菌、甲醛等家居殺手
據專家介紹,改善居室的衛生環境應當從淨化空氣、保持溼度、減少輻射等方面做起。在居室內適當擺放植物是淨化空氣的最好辦法,此外還應注意一年四季都要經常開窗通風。最適宜的室內溫度為19至24攝氏度,最適宜的溼度為40%至50%。
另外,飄逸的窗簾、五彩斑斕的靠墊、花哨的被褥床單……這些用布藝產品裝點家居的「軟裝修」產品背後,其實很可能隱藏著黴菌、甲醛等家居殺手。專家提醒,在購買布藝時要注意聞氣味和看品質。如果產品散發出刺激異味,則可能有甲醛殘留。在選購經過防縮、抗皺、平挺等處理的布藝時要留意是否標示了甲醛具體含量。除了對抗甲醛汙染外,另一個就是紡織品引發的皮膚病。皮癬、溼疹、過敏性皮炎、蕁麻疹乃至呼吸系統的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都可能由於貼身床品、坐墊或是近身窗簾的質地不佳、暗藏細菌而引起。
此外,對於嬰幼兒、臥床老人、皮膚病反覆發作患者而言,務必對貼身床品、坐墊提出更高要求。這3類人群的皮膚都較脆弱,容易破損。由於本身抵抗力較差,一旦皮膚破損就可能引發感染,所以透氣性高、質地細膩的床品比較適合他們。
注意寫字樓和家庭裝飾材料的選擇
由於室內裝飾材料是造成汙染的主要來源,國家已經頒布了十種室內裝飾材料的有害物質限量,所以在裝修選材方面,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選擇。
購買家具時,新買的家具一定要注意甲醛和苯的釋放量。最好通風一段時間再用,讓家具裡的有害氣體儘快釋放,人造板製作的衣櫃使用時要注意避免將內衣、睡衣放在裡面。
要做好房間的通風和空氣流通
據調查資料顯示,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能停留長達30多個小時,如果常開窗透氣,則汙濁空氣可飄走,而且室內也得到充足的光線和乾燥,多種病毒病菌也難以滋長和繁殖。
注意做好室內環境的檢測和治理
按照國家要求,新建和新裝修的房子必須請室內環境檢測部門進行室內空氣品質檢測合格後才能入住,廣大民眾一定要選擇室內環境專業檢測單位進行檢測,然後根據室內環境專家的意見,選用科學的治理方法,達到淨化室內環境的目的。一般來說,選購一臺優質的空氣淨化器就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