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癬」廣告在衛輝市屢見不鮮。燈杆、牆體、單位大門口、垃圾箱、配電箱、甚至是空調室外機,只要是衛輝主幹路兩邊的物體,都是「牛皮癬」廣告的發布位。
「發布」這些廣告的人員,工作非常有規律,那就是晝伏夜出,白天你根本看不到他們的影子。
這種廣告成本非常低,一桶噴漆、一張貼紙,甚至是一個印章就是全部成本。但是他鋪天蓋地的廣告效果,是非常驚人的。除了帶來高曝光率外,還給市民帶來厭惡感,成為城市「牛皮癬」。
今天上午,家住水晶城的市民張女士反映,他們小區門口到處都是胡噴亂貼的小廣告,看著就讓人討厭。
除了水晶城小區,普羅旺世小區門口,以及比幹大道北段也到處都是「牛皮癬」廣告。尤其是「收黃金」的廣告最多,最讓張女士感到噁心的是,這些廣告大多噴在公共設施上,不僅影響市容,也破壞了公共設施的美觀。
「城管部門應該對這些廣告的發布者進行處罰,不要讓他們肆無忌憚地破壞市容環境。」張女士說,小廣告上面都留有聯繫電話,城管部門可以順藤摸瓜,然後對他們進行處罰。這樣他們就不敢亂貼、亂噴小廣告了。
市民的質疑似乎很有道理,那城管部門為什麼不對這些小廣告進行處罰呢?
「收黃金的小廣告把城管部門弄得沒辦法。雖然清除了幾次,但這些小廣告反彈很厲害。」衛輝創衛指揮部一名負責人表示,他們也多次將這些問題交辦給城管部門進行處理,但效果不大。
城管局一名隊長說,今年10月份,因為亂噴小廣告,他們在轄區派出所的幫助下,處罰衛輝市一家實體店1000元錢。
「現在的問題是,衛輝市本地的小廣告容易整治。但外地的小廣告就不容易處罰。」這名隊長表示,他們曾多次按照小廣告上的電話聯繫當事人,但這些電話都顯示為外地號碼,當事人或者不理會,或者就不接電話。
所以,對這些「牛皮癬」只能清除,不能處罰。
那麼外地是怎麼整治這些城市「牛皮癬」的?
今年5月29日,瀋陽市城管執法局組織市、區兩級執法人員,並發動街道、社區工作者、市民上報招貼噴塗問題,全市上報招貼噴塗問題累計32736件。同時,加強了對張貼小招貼行為的處罰停機措施,分析比對各種渠道收集的違規小招貼(座機、手機)號碼,梳理出符合立案條件的1027個違規號碼,已分7批登報公示,並對452個本地號碼進行了停機處理。
再來看看山東濟南,是怎麼整治「牛皮癬」的。
2017年7月,濟南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非法小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僅僅一個月時間,全市已有852部固話、手機被停機,僅天橋區城管執法局女子中隊就在1個月內上報停機248部。
還有很多城市利用「電話追呼系統」俗稱「呼死你」對小廣告上的電話進行長時間追呼,使其暫時失去通信能力,直至接受處理解除電話追呼為止。
大家還有什麼治理高招,留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