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紹洪 通訊員 韋蒙玲 蘭德波)《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條例》第九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周為自治區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今天(5月17日),歌舞表演、社科知識宣傳、有獎問答、互動遊戲、民俗體驗,由柳江區社科聯、鄉村辦主辦,柳江區委黨校協辦的一場別開生面的社會科學普及活動走進了「美麗鄉村」柳江縣竹達屯,互動式、體驗式的科普知識宣傳,讓眾多鄉親在享受科普大餐的同時,得到一次人文社科素養的提升和精神文化享受。
社會科學普及是一項關係國家發展和民族興盛的基礎性工作,對全面提高全民素質、更好地完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留住鄉愁,保護村史,展示優秀農耕文化和鄉村的文化底蘊,2019年柳江區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暨科普知識進「美麗鄉村」活動,以「美麗竹達,記得住的多愁」為主題,以科普活動作為展示,用豐富多彩的科普宣傳,有效的通過科普知識普及、民俗活動體驗,體現了農村別樣的特點,彰顯壯族特色,保留住了鄉土的味道,具有一定的科普示範作用。
活動中,柳江區委副書記韋松凌介紹說,柳江是柳州市縣級成立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最早的縣區之一,社會科學普及活動周是科普活動的有效載體,也是自治區統一開展的群眾性、社會性的科普活動。注重哲學社會科學的宣傳和普及,既是弘揚科學精神、繁榮社會科學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公眾社會和學文化素質、促進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
現場,市社科聯、柳江區委宣傳部、團委、教育局、婦聯、信息中心、文聯、科協等單位,各自帶來了涉及自身的科普宣傳讀物。來自柳江區文聯的李伊蓮說,這次文聯帶來了「柳江人文藝專刊」,用人文和文藝的形式給竹達屯以科學普及,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柳江區科協科普部部長韋祖環在一旁忙不過來,他介紹說,科協這次給竹達屯帶來了柳江區編制的科普知識手冊、科普筆記本等各200多份,主要是給鄉親們以科普基本知識的了解,現在很多鄉親們需要對科普進行了解和普及,讓他們多看、多了解科普知識,有非常大的好處。
科普事業惠及百姓。一場科普宣傳,讓城市裡的人近距離了解何謂鄉土文化,也讓農村長大的人形象地感受到父輩們勞作打拼的艱辛,讓鄉愁文化成為人們尋求精神家園、凝聚文化共識、加強價值認同的重要陣地,也讓人文社科素養和精神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微信搜索LZFM1029關注
在線收聽電臺直播或回聽
頻率覆蓋:柳州、柳城、鹿寨FM102.9
三江FM93.6、融安FM91.1
融水FM106.4
節目參與熱線:2695050、2695151
新聞爆料熱線:15807725050
編輯 排版|文文
審核|楊文智
FM102.9柳州綜合廣播——世界不遙遠,柳州在耳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