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2021-02-13 泓文教育簡訊

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釋義】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

【成長心語】

新春拜年走親戚,孩子的成長似乎永遠是一個聊不完的話題。我們總是感嘆別人家的孩子長大了一歲又能幹了許多,殊不知背後,他們的父母為此傾注了多少心血。同樣是過春節,何不把握這段特別的教育時機,讓自己的孩子也讓別人刮目相看?春節教養四要素,你堅持了幾個?

一、鬆弛有度,放鬆但不放縱

寒假期間尤其是春節,大多數家庭都是「松」大於「弛」,「孟母斷織」的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學習貴在持之以恆,這和人類的記憶方法也是相吻合的,春節再忙,也應儘量合理安排孩子的學習時間。 

 即使過年,泓文學子也在堅持每天學習↑↑ 

二、培養孩子的家庭意識,學會感恩

新春佳節與親人的溝通接觸最多,正是開展家庭教育的最好時機。讓孩子與家長一起準備年貨,請孩子幫助想想親友來訪該準備什麼;引導孩子們主動給長輩拜年,為長輩盛飯夾菜,培養他們孝敬長輩的意識;讓孩子們學煮一道年夜菜、學寫春聯……讓孩子學會感恩,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 

 泓文學子寫的春聯 ↑↑

 泓文學子收拾餐桌 ↓↓

 

三、在實踐中培養人際交往能力

走親串友是春節一個特定的節目,家長可以充分利用四處走訪的機會,著重引導孩子如何祝福別人,到別人家中做客時應該懂禮貌,家裡來客人時該如何接待等等,在實踐中教會孩子禮儀常識,同時培養孩子珍惜親情和友誼的習慣。 

四、學會理財

春節期間,引導孩子有計劃、合理地消費,並且處理好壓歲錢,這方面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要幫助孩子樹立節儉觀念,讓孩子懂得錢的來之不易,知道開源節流,勤儉節約。另一方面應引導孩子要有慈善之心,讓孩子們體驗助人為樂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教育,是深入靈魂的事業,是精神上的紮根和薰染。父母事業的成功不一定值得孩子們欽佩,因為他們尚且年幼;但家長們的言談舉止一定會被孩子們模仿,因為模仿是他們的天性。春節這段時期對於孩子來說是個大染缸、大熔爐,而父母嚴於律己以身作則,或許就是陪伴孩子成長的最高境界,也只有這樣,才會贏得更多「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體面與尊重!

(桂林泓文    黃翠婷)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