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別三日 |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2021-03-01 葫蘆裡裝的是什麼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於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

道之以政的這個道可以理解為宣導,可以理解為使用這個東西;以政就是用行政命令;齊是約束。就是我用刑法來約束你的行為。出了問題就上刑法,所以道之以政,齊之以刑就是當年法家所創造的東西。

咱們之間不用談禮,不用談義,我們談的是規矩,你符合這規矩就可以,你不符合這規矩就不行。這是現代國家大量所使用的手法,孔夫子說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叫做民免而無恥。

就是老百姓可能不去犯罪,因為你懲罰很重。在春秋戰國,到秦朝,甚至到漢朝犯了錯就要割鼻子要砍腿要削各種地方,各種各樣的肉刑,那時候的刑法是非常嚴苛的,在你用這些嚴苛的手法來管理國家的時候,民免而無恥。老百姓會逃避,老百姓會儘量不犯法,但他無恥,他內心不覺得這事有什麼問題。就是我只要不犯法,做什麼你都別說我,我只要不犯法就行。但是內心並沒有對自己的約束,並沒有向上的那個力量。

孔子的希望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他跟你講德性,講倫理學。這個事情不用法律來說,不用說判你幾年徒刑,而是說合理不合理,這樣做面子上過得去過不去。

看《白鹿原》就能夠理解這一點,《白鹿原》講的是整個中國的這個變化,在白嘉軒他們那個時代出了任何問題都是唾沫星子淹死你,整個組裡的人說閒話你就受不了了,你覺得脊梁骨被戳的已經在村裡邊沒法待了,這是宗族禮法給人們帶來的壓力。這個就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孔夫子說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呢?有恥且格。老百姓不但會有羞恥心,而且他能夠守規矩。格你可以理解為守規矩,品格也是這麼來的,你也可以擁有品格。這是孔夫子的一個理想。

但是今天的人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如胡適先生有一個說法很有意思。胡適先生說在一個混亂的社會裡邊,如果人人都講道理,這個社會會越來越混亂;而在一個混亂的社會當中如果人人都講法律,這個社會就會越來越規矩。所以胡適先生說應該多講法律,少講道德。當然這裡面有個前提是混亂,那個國家已經是亂糟糟的一團粥了。這時候人的價值觀已經變成了要想盡一切辦法多吃多佔,要想盡一切辦法滿足自己私慾的膨脹。這時候你跟他講道德,那它就遊走在道德的邊緣。

為什麼?

因為法律是強約束,道德是弱約束。強約束是你必須要去做的事,弱約束是我倡導你做的事、我希望你做的事。所以胡適先生講這個話也沒錯。在亂世當中,法律很重要,你要把它拿出來講。

但是孔夫子的理想是大同世界,他是希望這個社會好上加好,這個社會已經規範了,這時候我們應該導之以德,齊之以禮,讓老百姓有更高的追求。所以我們要搞讀書,讓大家去了解各種各樣的知識,讓大家能夠慎重而追遠

有恥且格就這樣來的,這是兩種不同的治國境界。所以我們不用拿孔夫子跟胡適先生辯論,這是不同環境之下的不同的執政理想。

所以再念一遍: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謝謝


相關焦點

  • 士別三日,刮目相看!
    士別三日  刮目相看【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釋義】指別人已有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待。【成長心語】新春拜年走親戚,孩子的成長似乎永遠是一個聊不完的話題。我們總是感嘆別人家的孩子長大了一歲又能幹了許多,殊不知背後,他們的父母為此傾注了多少心血。
  • 現場:超有意思,德城第一小學開學第一課行拜師禮、開筆禮
    投稿、合作,請加官方微信gddeqing 郵箱:940854092@qq.com原標題:德城一小舉行一年級新生開筆禮2015年8月31日上午 ,德城一小一年級新生在德慶學宮舉行入校儀式暨「開筆禮」活動。
  • 「婚宴送禮之道」:亂送不如不送
    婚宴上送給賓客的小禮物,名目一大堆,從姊妹禮、探房禮、喝茶禮、迎賓禮、送客禮……等,要命的是,送禮還真不是」禮多人不怪」,花錢送禮送到惹人嫌的大有人在;精明如你,絕對不可不知婚宴送禮之道。十年前,新人最著迷的就是在婚禮中每個角落,鋪天蓋地的放上自己的婚紗照,最好再加上名字和婚期,小禮物更是不放過。
  • 養生強身之道
    11月14日,所黨群工作部組織了「秋冬養生健康講座」,邀請無盡武境國術館館長安劍秋師傅主講,傳授養生強身之道。
  • 冬季來臨鍋裡壯之---養生之道!
    為何鍋裡壯倍受各位食家的喜愛和難以忘懷,只因它的特色讓人們眼前一亮。這曾是萬千諸侯之味,現卻在百姓間得尋。對於人類來說,由於獨特的生理結構與生活方式,在冬天,更要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以藏為主,不做虛寒之人。所以,冬天更要注意應季的保養,有時候也許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稍微多加注意,就可以改善體質。
  • 日本舉行「立皇嗣之禮」,儀式感好強!現場視頻曝光
    日本舉行「立皇嗣之禮」,儀式感好強!
  • 日本「立皇嗣之禮」: 秋筱宮文仁親王成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中文導報訊 日本皇室11月8日舉行「立皇嗣之禮」,正式宣告日本德仁天皇的弟弟文仁親王成為皇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 宣禮的故事
    宣禮{1}的故事伊斯蘭初期,穆斯林集體禮拜時不用召喚,然而隨著穆斯林的人數增多,穆聖(祈主福安之)就考慮用一種方式召喚穆斯林做禮拜。於是,有些穆斯林建議在禮拜的時間立一桿旗幟,當穆斯林看見旗幟時就前來禮拜,但穆聖不喜歡這種方式。有些穆斯林說用號角召喚人們前來禮拜,正如猶太人那樣,穆聖也不喜歡這種方式。還有的人說敲鐘,讓穆斯林知道禮拜的時間到了。
  • 臺灣LED廠宏齊在德敗訴 日亞化再勝一籌
    德地方法院後於2012年3月29日判決支持日亞化主張,認定宏齊四件產品侵害日亞化專利權,於是宏齊再行上訴,全案進入二審程序。  日亞化指出,德國杜賽道夫上訴法院已於2017年1月20日作成二審判決,仍以支持日亞化主張為由,判決宏齊侵害其YAG專利並駁回上訴,甚至不允許宏齊再行上訴。  宏齊曾在一審判決敗訴時表示,前述四項產品佔公司營收比重較低,因此對公司業務影響不大。
  • 【文化之約】成語之中有玄機 王立群開門授「禮」
    10月1日至6日每天10:15分,BTV文藝頻道《文化之約》欄目與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合力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名人大講堂》。之前已有於丹、閻崇年、薩蘇、康震、曹文軒等來自各領域的名家齊聚大講堂,今天將由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在節日期間為您奉上一場精妙的文化盛宴。
  • 秋季養生的「收養」之道!
    「溫燥」見於初秋暑性未消的時候,而「涼燥」起於深秋天氣轉涼之時,眼下「涼燥」正當頭。燥邪易傷肺,也易耗傷津液,人體會出現一派乾涸之象。故大家應遵循「秋季養陰」的法則,選擇滋陰潤燥、滋補潤肺、清熱降火的膳食,如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花生、鴨蛋、菠菜、蘿蔔、橄欖、梨、甘蔗等。推薦食療:銀耳百合粳米粥
  • 【幸運之星】10月28日第十二批幸運之星名單
    杭州德天實驗小學 曾子唐臨海市永豐鎮沿溪小學 孫劍濤德清縣洛舍鎮中心學校 陳欣怡紹興市北海小學教育集團 沈柯卿瑞安市東山教育集團學校 孫鬱程舟山市普陀區六橫鎮雙塘中心學校 王子豪金華市啟明學校 趙洪湘衢州市巨化第一小學 歐陽紫菱時政知識競賽已經於10月28日晚10點結束,所有的幸運之星獲獎名單已經整理好,可以在微信公眾號「知識競賽」菜單裡查閱,由於微信後臺更新消息需要一定時間,會出現暫時無法查看的情況
  • 網絡表達要發乎於情 止乎於禮
    然而,有關部門、媒體和網民的調查發現,這三篇文章都是虛構之作,屬於虛假信息。(中國網信網)  細細思量這三起事件,均有洩私憤之嫌疑,而為定當一已情緒化的網絡表達,不管出於有心還是無意。均對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和損失。
  • 御節料理 | 虔誠之心 與 宴饗之樂
    這道用來供奉年神及為家族祈福的傳統料理,同中餐裡年尾除夕那道團圓大餐一樣,以繁複的食材與深刻的寓意,承載著日本的文化精髓和傳統價值觀。| 特選食材 | 大蝦 | 賀健康長壽、福祿天齊數之子 | 賀子孫繁榮、家族昌盛
  •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反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咱們不吃虧。真的,我們有四個自信,已經深得民心,抗疫又這麼成功,獲得世界讚譽,還怕方方日記?還怕別人抹黑?放心,方方反不了的!方方日記也掀不起什麼大浪!國外的抹黑也不會有什麼效果的。雖然某些極左憤青仇美仇日的言行在國外討人嫌,甚至引起共憤,導致國外不少人反華,但只要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自一切都將有驚無險!
  • 受疫情影響 日本推遲天皇夫婦訪英行程 取消立皇嗣之禮饗宴
    有日本媒體稱,此次外訪地點是他留學時代的回憶之地。原定的計劃行程中,德仁天皇還將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等舉行會談。秋篠宮文仁親王日本立皇嗣之禮饗宴取消日本原定4月舉辦「立皇嗣之禮」儀式,昭告天皇德仁胞弟秋篠宮文仁親王為皇位繼承順位第一位的皇嗣。
  • 中醫皮膚病:老中醫泰鬥的用藥之道
    「毒」  廣義來講,毒是一種對生物體有害的物質;從狹義上說,凡能致病的因子,均謂之「毒」。《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要訣》曾有一句經典語言:「癰疽原是火毒生」。由此引申出許多解毒的方藥,老中醫將這種解毒之道分解為四個不同的階段,即急性階段是毒初犯體表,表現為紅腫熱痛,選用力專解毒,清熱之藥。邪正相爭階段,相當於毒熱侵入營血階段,此時選藥必須大刀闊斧,方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 [新晉小編]如何在德國進行中長距離移動之德鐵DB-1
  • 春節茶禮推薦之龍潤·喜茶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被認為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 臺涉性侵導演鈕承澤:坦誠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鈕承澤導演處女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海報手冊:為什麼選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這個故事作為你的導演處女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劇照手冊:你在這部作品當中想表達的是什麼呢?《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劇照手冊:那當初您覺得拍這部電影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