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對於讀書的重要性,高爾基先生也曾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可見古往今來賢人義士對於讀書的推崇。10月1日至6日每天10:15分,BTV文藝頻道《文化之約》欄目與第十二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合力推出國慶特別節目《名人大講堂》。之前已有於丹、閻崇年、薩蘇、康震、曹文軒等來自各領域的名家齊聚大講堂,今天將由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王立群在節日期間為您奉上一場精妙的文化盛宴。
《文化之約》國慶特別節目《名人大講堂》之王立群 訪談筆錄:
王立群:當年孔子有一個學生叫林放,他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禮」。孔子是這樣回答的:「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什麼意思呢?他說:「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大了,我就沒法回答。『禮』太大了,那我只好給你簡單化一點,與其我們平時搞的奢華一點,倒不如簡約一點;與其太注重形式,那我們倒不如更注重它的內容」,孔子就這樣回答的。
我們現在有一個成語叫八拜之交,一說到八拜之交很多人那肯定說,異姓的兄弟、異姓的姐妹結為兄弟姐妹的時候拜八拜叫八拜之交,或者拜八個方向叫八拜之交,這都不是八拜之交的原意。八拜之交是什麼呢?八拜之交是對違背禮儀的人的一種懲罰。它特別指的是對世交長輩行的禮儀。
北宋有一個大文人叫文彥博,他是一個長輩而且名氣很大,當時有一個官員叫李季很傲慢,文彥博聽說以後,想教訓一下李季。文彥博當時在北宋的都城就是今天的開封做官,這個李季來拜訪他,來了以後讓到客廳裡邊,但是文彥博長時間不出來,把他晾到客廳裡面,這就對他是一種懲罰。過了很長時間,文彥博出來了對李季說了,他說你父親是我的門客,那麼你見到我是見到長輩了,那麼今天你就對我拜八拜吧,然後李季就對著文彥博拜了八拜,這叫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晚輩對世交的長輩,行的禮叫八拜之交。
弄璋之喜、弄瓦之喜,這兩個成語源自《詩經·小雅》的斯幹篇,它說什麼呢,生一個男孩你要給他一個玉來玩;生一個女孩你要給她一個陶製的紡錘來玩。這男孩女孩為什麼給的東西不一樣呢?這是因為男女分工不同,所以無論生男生女我們都高興,所以生男孩有弄璋之喜,璋就是玉,生女孩有弄瓦之喜,那個瓦就是指那個紡錘。
此外,「東道主」、「百裡一習」,在這些表達賓主之禮的成語中還有哪些故事?「殺雞為黍」、「如履如臨」的人生之禮,又會給予我們哪些啟示?聆聽名家心語,學習生活大智慧。更多內容,敬請關注10月6日10:15分,BTV文藝頻道(歌華有線22頻道或622頻道)播出的《文化之約》名家大講堂系列節目《成語中的中國古代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