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鹽醬油,薄鹽醬油。前些時日在超市轉到好久未至的調味品貨架去選購醬油時,發現自己有些OUT了。怎麼幾大醬油品牌不約而同的都推出了新的品種,一種很時尚健康的感覺。
聲稱「低鹽」,是否就真的是低鹽
淡鹽,薄鹽,說法不同,但似乎都是少鹽,低鹽的意思。這麼多年,中國營養學會一直在致力於宣傳食鹽與健康的關係,推動中國消費者降低鹽的攝入。大多消費者也都了解了鹽主要提供無機元素鈉,而鈉攝入過高有害健康。看來,各廠商還是很關注中國人的營養健康的。
但是預包裝食品的低鹽聲稱不是想聲稱就可以聲稱的。2013年1月1日國家強制實施的GB 28050-2011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中規定,只有當食品中鈉含量≤120mg/100mL時,才可以在標籤上聲稱低鈉、少鈉或低鹽、少鹽。同時,不能有其它的同義語聲稱。
根據貨架上幾大品牌所謂的淡鹽或薄鹽醬油的營養成分表,看看這些醬油鹽有多淡,有多薄。哎,怎麼感覺哪裡有些不對?
幾大品牌所謂的淡鹽或薄鹽醬油的營養成分表中標示,最低的每份(15mL)鈉含量是690mg,最高的每份(15mL)鈉含量是1092mg,折算成每100mL醬油中鈉含量分別為4600mg和7280mg,這些都遠遠超出允許聲稱低鹽標準的幾十倍。這鹽哪裡低了。而中國居民成年人鈉的建議攝入量是每天2000 mg。
有人說了,人沒說產品是低鹽,也沒說少鹽,沒進行含量聲稱。但真是這樣嗎?隨機詢問了若干人,你看到淡鹽、薄鹽是如何想的?九成以上都說應該是鹽少的意思。這真是玩得一手好文字。
淡鹽醬油,這到底是個什麼鬼?
為了標籤不誤導消費者,為了消費者不被忽悠,我們的市場監管部門,是不是該做些什麼呢。
本文為食品夥伴網「食話實說」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本網站編輯部。
更多食話內容,歡迎點擊下面↓↓↓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