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都是到了新劇已經播放了,我才發現:電視臺上新了。
《壞刑警》上周看過預告片,印象還不錯,加上申河均每次演一些帶有神經質的角色,都比較有吸引力,所以第一時間刷新劇了。
雖然最近走懸疑向的新劇很多,但像這部這樣類似OCN比較痛快的風格,放在公共臺還是比較少見的,OCN現在都很少拍,哈哈。觀眾聞風而動,第二集收視率就達到了10.6%。
這是MBC今年月火、水木劇的最高收視率。因為《我身後的陶斯》大結局才10.5%。可不就是「MBC之光」了嘛。
原著改編英劇,所以框架已有,但據說男主角性格改編較多。
從兩集看下來,劇情還是有一些明顯的bug的。不過,這部劇同樣有幾個很鮮明的特點,讓它首播就吸引住了觀眾。
節奏快。
短短兩集時間,男主角如何從十幾年前一個本本分分的小巡警,變成現在一個辦案的時候,幾乎是不擇手段的壞刑警,交代清楚了。
第一集的案件,就是一個變態連環殺人案。而這個案件的兇手,從在男主角禹泰錫面前囂張跋扈,到躺在醫院變成植物人,不過半集。
禹泰錫從落魄壞警察到閃亮登場的SNS專案組組長,也就不過一集時間。第二集後半甚至第二個案件已經風風火火開始。
以前說過很多次,這年頭的劇,節奏快是吸引觀眾非常重要的條件,大家都需要視覺刺激。
口味重。
劇情口味這種事情,其實是相對的。看放在哪個電視臺播,如果和OCN比,《壞刑警》還是比較和緩些,但和公共臺比,《壞刑警》就比較OCN了。
特別是第一個案件裡的變態檢察官,酷愛虐殺被害人,從最初的用刀子捅,發展到後來的選擇用最殘忍的手法,讓被害人以最慢的方式死去。
整體觀感就比較血腥和變態了。
接下來劇情的發展,案件的發生,應該多數都是走這個路線。所以對於喜愛OCN刑偵懸疑劇的觀眾來說,這部劇是個好選擇。
衝突強。
觀眾之所以會喜愛某些電視劇,重點在於體驗劇情中的衝突感。
比如為什麼狗血劇那麼吃香?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狗血在現實生活中,不會發生的那麼直白突兀,所以看到劇情,覺得很衝擊,很好看。
《壞刑警》的劇情在於,把以往OCN才用過的「以暴制暴」放在了刑偵劇裡,一個不按規矩辦案的警察,因為吃過按規矩辦案的虧,於是選擇跟系統、跟流程作對了。
這裡我們暫時不探討,究竟是流程正義重要?還是事實正義重要?
可這兩者之間的矛盾衝突,是一直存在的,可有人一直在突破這種矛盾去推進劇情,於是刺激了其中衝突感的爆發,取悅了觀眾。
最後,我想說的是,申河均演這樣的角色,真的就是叔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