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骨尋人」,這位廣東刑警「超勁」!

2021-02-23 廣東刑警

近年來大熱的刑偵題材劇《白夜追兇》《法醫秦明》深受網友喜愛,《白夜追兇》火遍了國內外,網友們紛紛表示為劇中的刑警老關(潘粵明飾)、周隊(王瀧正飾)打call。

圖片源自網絡

電視劇總是帶有誇張的成分,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中國刑警確實有許多非常厲害的刑偵手段。

比如,廣東一名刑警的一項技能,能讓白骨「開口說話」,曾讓圍觀的小夥伴們讚不絕口,直呼:

圖片源自微博

他就是——

袁中標,廣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所聲像科三級警長,從事顱面復原工作27年。

他能根據鼻梁骨的形狀,判斷出死者的鼻子形狀;根據眼眶骨骼,推斷死者眼皮是單還是雙;看一下顱骨表面,便能知道死者髮際線位置……在他手中,哪怕是一具殘破的頭骨,也是可以「說話」的。

2000年開始,他主持研發了顱骨測量三維復原系統,用電腦三維系統復原死者生前面目,準確率達85%以上。

在央視《挑戰不可能》12月10日晚的節目中,節目組為袁警官出了道難題:

30個模特的眶骨模型中,評委隨機挑選一塊骨骼模型,一切兩半,再打碎。然後,由袁警官根據碎片,找出那塊骨骼模型屬於哪一個模特。挑戰規則的複雜性已經讓挑戰難度可見一斑。

看看碎片此時,可以腦補一下袁警官看到後的內心戲……估計袁警官在27年的職業生涯裡,都沒見過這麼碎的吧……

而且,石膏經過重砸,還會變形。

李昌鈺博士:

通常我們用電腦重建(模型),都需要用七天,有時候是十多天。

但是,袁警官就這樣在現場復原出來了:

緊接著,就要根據塑出的模型,找模特了:

整個過程讓現場的觀眾們緊張了起來,而當袁警官找出對應真人時,現場的表情是這樣的:

↓↓↓

評論區的畫風是這樣的↓↓↓

完整挑戰視頻↓↓↓(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

正因擁有對自己職業的熱愛之心,對人民安危的責任之心,對人類生命的敬畏之心,袁警官最終完成了這項超越極限的挑戰!這項「識骨」的技能讓他破了許多大案。

2001年11月,警方在新會市古井鎮湖畔河邊找到一個經過長期水泡、完全腐爛的人頭。袁警官只用一天時間便將頭像復原完成。

2007年12月,江西省某縣的一個石灰窯場石灰堆內發現一具屍骨,已完全白骨化。袁警官將頭骨模型數據輸入顱骨測量三維復原系統,得出頭骨性別、年齡、形態特徵等重要判斷數據和特徵,並將其生前面貌恢復成三維照片。後來,辦案人員將復原照片結合DNA檢驗確定了死者的信息。

2014年,湖南岳陽一棟爛尾樓裡發現一具已腐爛的屍體,無法辨別身份,湖南警方找到袁警官,最終復原了死者相貌,確認其身份。

所以說,電視劇裡的大神級刑警在現實生活中還真是有原型的。

| 來源  央視新聞  CCTV挑戰不可能  觀察者網  平安南粵

| 編輯  張紫靈

相關焦點

  • 塑骨識人!天佑德助警界專家呈現驚人神技
    廣東刑警挑戰「碎石膏還原面貌找真人」,李昌鈺博士現場親自出題,「華人神探VS顱面復原專家」,「塑骨尋人」神乎其技;新一期節目中天佑德青稞酒攜手現實版「法醫秦明」挑戰不可能,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 廣東刑警洞察顱骨模型上演「塑骨尋人」    來自廣州市公安局的「顱面復原專家」袁中標從事「顱面復原技術」已經近30年。
  • 他就是能讓白骨「說話」的「塑骨神探」!
    近日,他將迎戰一次史無前例的「塑骨尋人」挑戰:復原破碎顱面,從30名模特中,找出目標人物!在影視劇中,有一種經常出現的刑事犯罪偵查手段:復原師以死者的顱骨為框架,用雕塑手法一點一點復原出死者生前的樣貌。這項技術的學名叫「顱面復原技術」。
  • 重案現場 他都在 龍湖刑警彭曉:廣東好人!
    在「2016年度第一季度廣東好人」評選中,彭曉光榮登榜。 今年2月5日,龍湖警方接到報案稱,龍湖區韓江路錦泰市場前發生一起車內財物被盜案,車主被盜走人民幣20萬元。龍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一中隊 中隊長 彭曉:刑警幹久了 有時候都想好了今天出去了 能不能回來心裡都沒底(記者:你後悔過嗎?)
  • 清潔工人=刑警隊長
    在抓捕現場靈機一動,變身清潔工人;深夜守在寒雨中,只為嫌疑人的出現……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位警察,是珠海市高欄公安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陽章谷。這位長期從事一線刑偵工作的民警,身上留下了許多傷疤。每道傷疤的背後,都有一個打擊犯罪、保衛安寧的故事。這位老刑警,一年中有一半時間出差在外。嚴寒酷暑,為完成任務常常輾轉千裡。
  • 減塑環保新探索,酒店領域將採用可降解減塑方案
    倡導綠色環保,酒店行業減塑行動持續升級。作為酒店業推行環保措施的主要方向,在沐浴產品方面升級新的減塑措施成為新趨勢。
  • 國際刑警組織對美國外交官妻子發布紅色通緝令
    路透社報導截圖英國獨立電視臺記者亞當·克拉克在推特上發文稱,「國際刑警組織已發出紅色通緝令,要求逮捕42歲的安妮·薩克拉斯,她是美國一名情報官員的妻子,被控危險駕駛導致英國一名青少年哈裡·鄧恩死亡。」國際刑警組織官網表示,「紅色通緝令」是「向全世界執法部門發出的一項請求,要求暫時逮捕一名將會引渡、自首或類似的法律行動的人物」。國際刑警組織應成員國的請求發出這類要求,這種通緝令並非國際逮捕令。除了在其官網上列出的那些「紅色通緝令」之外,國際刑警組織並未證實有其他通緝令的存在。薩克拉斯沒有被公開列出。
  • 這位98後廣東女孩,火了!
    17歲,她還只是工廠裡的打工妹21歲,已登上世界舞臺為國爭光時隔一年她又一次華麗轉身成為指導國賽選手的教練僅僅5年時間她不僅靠技能實現了脫貧更看到了人生無限的可能她叫羅麗萍一位98後廣東姑娘羅麗萍近日接受媒體專訪對這位在農村長大的姑娘來說高光時刻來得有點突然去年8月的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她代表中國隊出戰獲得「商品展示技術項目」的銀牌打破了歐洲國家長期以來的壟斷什麼是「
  • 你身邊的TA,可能是刑警!圖文揭密弋陽刑警的特殊工作!
    [導讀]一部最近火遍全國的《刑警隊長》,充分暴露出刑警破案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弋陽刑警又是怎麼樣滴?
  • 【警察微故事】"壞老公"、"萌爸爸"——鐵血刑警陳明鋒
    今年7月22日,《紹興晚報》中《一個用情執著的刑警隊長》一文介紹了一位長期出差在外,對懷孕5月的妻子愧疚萬分的刑警陳明峰。
  • 減塑達人的生活這麼有趣,你要不要試試呢?
    一個人的力量不容小看,從事文職工作的Grace,向來熱心減塑生活,自備環保餐具一大籮,由午餐到珍珠奶茶都全面減塑。今年九月起,這名無塑小妮子決定主動出擊,響應環保團體活動,除了當無塑食客,亦要將身邊的餐館,通通變為減塑食堂,邀請店家容許食客用自攜飯盒買外賣,甚至承諾全面減塑。
  • 智慧麵包|國際刑警組織 (INTERPOL)
    (ICPO)。成立於1923年,最初名為國際刑警委員會,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二戰後,英國、法國、比利時和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刑事警察成立了新的組織沿用「國際刑警委員會」的原名。國家中心局:是國際刑警組織在各國的常設機構,由各國自行指定的警察機構擔任。它既是各成員國的一個警察部門,依法承擔本國的警察職能;又是國際刑警組織的法定機構,在國際範圍內代表本成員國履行聯絡和執法合作事務。
  • DN25-1000 鋼襯塑複合管產品介紹
    1、鋼襯塑管道不得埋設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層中;管道穿越樓板、屋面、水箱(池)壁(底)時應預留孔洞或預埋套管。  2、管道安裝宜從大口徑逐漸接到小口徑。  3、對於管徑不大於50mm的塗塑鋼管可用彎管機冷彎,但其彎曲半徑不小於8倍的管徑,彎曲角度不得大於10。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廣東佛山刑警夜晚加班,突然接到電話!看哭了!
    9月6日晚上10點,正在加班的佛山刑警區榮鴻突然接到妻子電話,說要出來一趟。原來,區榮鴻5歲的女兒生病了,很想念爸爸,於是央求媽媽帶她過來看看已經連續多天在單位加班的刑警爸爸。當晚,在南海公安分局大院內,女兒終於見到爸爸,並在爸爸臉上親了一口。視頻還原了這一幕↓區榮鴻回憶,當時在電話裡聽到女兒軟軟的聲音,他就坐不住了,提前來到單位門口等待女兒的到來。
  • 一篇文,帶你了解刑警!
    不言自明——刑警往往處在打擊犯罪偵查破案的最前沿。刑警的破案數或破案率,就是人民群眾的「點讚數」或「點讚率」。刑警所肩負的偵查破案的重任,要比其他警種重大;刑警所肩負的偵查辦案的責任,要比其他警種重數倍。
  • 三亞成國內首個世界自然基金會「淨塑城市」
    在此次活動中,三亞市正式成為國內首個加入WWF全球「淨塑城市」倡議的城市。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公眾環保活動,「地球一小時」活動覆蓋180多個國家,7000多個城市。今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2年,為貫徹科學防疫的精神,主辦方首次將活動全程在線舉辦,號召網友通過登陸地球一小時官方網站和官方H5,許下自己的環保承諾,為地球發聲。
  • 哈皮の樂團專訪: 海豚刑警
    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大家年紀都差不多,結果認識沒多久就被她們從「姐姐」叫到「媽」了(輩份莫名被越叫越大...ϵ( 'Θ' )϶ )對海豚刑警最初的感受就是大家都是一群很ㄎㄧㄤ和很童心未泯的小屁孩,活在豚豚の音樂世界裡是簡單直接又快樂的。不需要拐彎抹角,也不用刻意去修飾自己的情緒和性格。
  • 海洋減塑青年行動 不做被塑料淹沒的世代
    點藍字快速關注導語:8月23-25日,由荒野保護協會主辦、阿拉善SEE基金會贊助的「海洋減塑青年行動
  • 全世界掀起禁(限)塑熱潮,或有利於紙包裝
    近年來,禁塑令在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一股熱潮,歐、美、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紛紛宣布了禁塑計劃,來應對愈演愈烈的環境危機。有紙業人士欣喜地表示,禁塑令的推廣,將利好更為環保的造紙業。在澳洲,南澳是第一個推出限塑令的州,早在2009年就開始實施。2011年,首都領地和北領地頒布限塑令,塔州也在2013年實施。對於向顧客分髮禁用塑膠袋的零售商,有關部門將對其處以最高5000元的罰款,零售商供應商可能被處以最高2萬元的罰款。根據最新消息,昆州、維州和西澳將從今年7月起禁止零售商提供塑膠袋。
  • 新版「禁塑令」 下 紙包裝替代空間大
    2008年開始實行的限塑令顯然已經沒有辦法控制白色汙染產生的量與速度了,「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是必然趨勢。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又進一步細化禁塑令要求,規定從明年起,直轄市、省會城市開始,除了保鮮袋與垃圾袋,商場、超市、餐飲店等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膠袋。看來禁塑令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解決「白色汙染」問題刻不容緩。        禁用塑料購物袋之後,我們要用什麼東西替代?目前能夠替代塑料包裝的材料有兩種,一是紙包裝,二是可降解塑料。
  • 2015青島塑協走進冠宇塑膠聯誼交流活動
    10月22日上午11時,青島塑協在梁會長帶領下,一行八家會員單位13人走進冠宇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