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即兼相愛,交相利。「墨系追星」是追星界最博愛的一種追星狀態,此類粉絲一般沒有固定喜歡或死忠的偶像,他們秉持著「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不站隊,始終保持中立平和的追星態度。無論哪個明星只要合口味的他們都可以喜歡上一兩天,但這種喜歡一般無持久性而言,牆頭遍布,說不準誰就是他們的下一個愛豆,此類粉絲一般說來絕對不腦殘,追星在他們眼中不過是生活的一味調味劑,想鹹加鹽,想甜加糖,口味隨選,隨時更換。
各系追星不只噱頭,追星日趨理性化
「佛系」也好,「墨系」也罷,噱頭之下,反映出的是追星早已不再僅是腦殘式,理性追星正成為越來越多粉絲的追星狀態,粉絲文化正在朝著良性多元的方向發展。各系追星模式,雖在粉絲黏度上有所不同,但其背後同樣都蘊藏著不容小覷的消費潛力,理性追星同樣具有粉絲經濟效應,即粉絲的理性忠誠消費。當下的追星一族多是「網生代」,網絡環境的虛擬性造成了「網生一代」心裡的空虛狀態,追星成為他們寄託情感的途徑之一。正所謂情緒資本打造粉絲經濟,粉絲能夠在偶像身上找到與自我價值觀相符的認同感,進而投入情感與信任,且願意為之付出成本,從而培養一定的消費習慣。當粉絲的消費習慣建立時,在追星這件事上花錢就如同購買正版書籍、進影院看電影一樣不再屬於絕對非理性的消費,與此同時,這種日趨合理性的消費還具有一定的忠誠性與黏性。升華式追星不只是在追星狀態上日趨理性化,粉絲也傾向於以更加有愛與正能量的方式表達對愛豆的喜愛,如以偶像的名義做慈善,為粉絲文化正名。
無論是「佛系」「道系」等「散粉」們一個人式的獨舞,還是團體歸屬感最強的「法系」追星者們一群人式的狂歡,粉絲早已不再適合被用「愚昧」來形容,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見解,在追星的道路上不再完全迷失自我,理智追星是如今越來越多粉絲對待追星的態度,粉絲文化日趨健康化。在粉絲經濟大行其道的當下,只有充分了解粉絲的需求,尊重粉絲的獨立人格,才能真正抓住粉絲痛點,實現粉絲經濟的效益最大化。
參考來源:貓撲網,《朋友,你追星是哪個門派的?》
豆瓣,《哈哈,看看你是什麼系的追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