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主播:張珺涵(A-30-14 河南大學)
6/25/2020 《未讀》總第646期 / 未來電臺總第808期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您知道嗎?今年端午節還是本世紀罕見的一次呢!在這個美好的日子裡和親友一起聊聊端午節的由來、風俗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吧!
作為傳統節日,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迄今已存在了2000多年,是我國首個躋身世界「非遺」的節日。這個流傳千年的傳統節日,今年卻有些特別,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
中國傳統農曆實際上為陰陽合曆,既考慮到與太陽直接相關的陽曆回歸年,又考慮到與月亮位相變化的陰曆朔望月。為了解決兩者之間的矛盾,古人採用設置「閏月」的方法。受「閏四月」影響,今年端午節在陽曆中的對應日期相較去年來說,向後推遲18天。
說到端午的來源,大家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楚國大夫屈原了。相傳楚王聽信讒言將主張抗秦的屈原貶黜流放。在秦國攻破楚國首都後,絕望的屈原抱著一塊大石頭投入了汨羅江。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便形成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
除了這個流傳最為廣泛的說法,還有紀念伍子胥之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便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吃粽子: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代表食物,一說是為了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噬咬屈原遺體;二說是因為粽子的稜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將疾病、災害剷除。
採艾草:人們端午節喜歡採摘和懸掛艾草,意欲驅散妖魔,保衛家族。艾草其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淨化空氣。艾葉煙燻時產生的煙氣可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
賽龍舟:屈原含恨投江,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由此賽龍舟也成為端午最傳統的習俗之一。
本文來源:網絡綜合,圖片源於網絡,音頻為未來網原創錄製(如需轉發請聯繫我們獲取授權)。
實習編輯:霍然 指導老師:馬驍 監製:李遠
本文僅作為有益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公益傳播,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處理,感謝大家對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的努力。
音未有你,相約未來。未來網電臺是由中央新聞網站、中央重點行業網站未來網官方微信推出面向廣大青少年的專注於有聲數字閱讀領域的重要欄目。無論你是播音專業學生還是熱愛播音、朗讀的愛好者或者是在茁壯成長的少年兒童,都歡迎你參與到未來電臺展示好聲音的舞臺,將個人簡歷+試音文件(請參考已刊發作品)發至官方郵箱4003115@qq.com(註明未來電臺試音),我們將擇優刊發,14個工作日無回復請投他處,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