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求學、外出打工、窮遊.也許每個中國人都會經歷這樣的人生歷程。火車作為經濟的交通工具之一是我們最普遍的選擇。所以,一枚小小的火車票,承載了我們的青春、愛情、鄉愁……
現在乘坐火車,刷一下身份證就能進站,回想起當年的那張火車票,恍如隔世,那些年,陪伴我們成長的火車票……
一、硬板式火車票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鐵路的第一代火車票是硬板式火車票,為了節約用紙,它的尺寸為57×25毫米,票面印有盲文。正面印著出發地、目的地以及車價,反面用鋼印敲著乘車日期、時間等。
這種火車票從新中國成立後開始使用,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末。
二、軟紙式火車票
上世紀80年代,深圳火車站率先使用計算機售票,車票也改為軟紙式火車票;1997年,伴隨著全國鐵路第一次大提速,鐵道部確定了計算機車票的統一樣式,百餘年的硬板票退出了歷史舞臺。
△紅色軟紙式火車票
三、磁卡式火車票
2007年舊式火車票完全被全國聯網的電子火車票取代。沿用了100多年的硬板式火車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完全被全國聯網的電子車票取代。2012年元旦起,全國所有旅客列車實行車票實名制。車票上的防偽條碼變成二維碼。
△紅色磁卡式火車票
△藍色磁卡式火車票
四、新版火車票
上個月,12306網站發布了新版火車票樣票,包括紅底軟紙車票、藍底磁介質車票與補票三種。與舊版車票相比,新版火車票的正面信息進行了順序上的微調,並增加「買票請到12306,發貨請到95306」「中國鐵路祝您旅途愉快」字樣的廣告。據悉,自今日(6月25日)起至7月31日為新舊車票並存過渡期,8月1日起全國各站均使用新版車票。
五、特殊火車票
建國後,我們國家經歷了從平穩到動蕩再到開放的歷程,這些歷史進程也反映在小小的火車票上。下圖為文革時期的「革命師生串聯乘車證」:
六、站臺票
火車站站臺票,地方氣息濃厚、編號、站名、乘車時間、車次、定價一目了然。每張票印有鐵路路徽和所屬鐵路局簡稱,紀念站臺票印有「中國鐵路 ,不少票面還印有當地的主要名勝古蹟,作為該市的標誌,如蘇州的虎丘、北京的北海公園白塔、杭州的西湖等,景色秀麗,引人入勝。
△鄭州鐵路局發行的站臺票,26枚連起來就是一幅完整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套收藏價值非常高的站臺票
圖文來源網絡
整編:如是我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