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曝出臺灣大學附設醫院(簡稱:臺大醫院)出現一次罕見的醫療差錯事件。在該重症監護病房,一位護士在給6名患者進行腎臟透析時,誤將本應連接反滲透水(Reverse Osmosis, RO)的管道連接上了自來水。
事情發生後數天,1名患者死亡;隨後,又有1名患者死亡。其他4名患者中,2人已經出院,2人則仍在住院。
網絡圖
事情發生後,臺大醫院首度出面召開記者會,首先承認醫務人員存在過錯,但錯誤疑似因洗腎機器接孔處標示不清引起的。然後,院方三人對此事件給患者及家屬造成的影響致歉。但對於患者死亡與接錯管道之間的關聯,醫院發言人表示,通過對受影響的6名病患的血液和管路進行細菌培養,監控1周後並未發現有細菌感染;而且2名患者均是在事情發生超過2周死亡的,因此分析其死亡與管路接錯並無關聯。
作為對此事件的改進措施,醫院將在全院加護病房的兩種出水口接頭的更換,並採取防錯措施,使得任何人都無法漏接;同時已加強全單位護理人員的在職訓練。
後續的事件處置,醫院報告給其上級部門臺北市衛生局,後續會依照主管機關認定與指示辦理,表示相關責任絕不逃避。
臺大醫院人員鞠躬致歉(來源:東森新聞雲)
對於許多事情來講,都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但對於這次醫療差錯,許多人可能都能看出「貓膩」,無論你是普通民眾,還是醫務人員,發現這種在大陸許多人看來簡直捅破天、不得了的事件,怎麼在臺灣有點「輕描淡寫」的感覺呢?!
如果同樣的事件換位到大陸的醫院,患者家屬會平靜地接受院方的解釋或道歉?1例患者都可能把你鬧得雞犬不寧,輕則到你醫院拉橫幅、設靈堂、擺花圈,重則可以糾朋集友,砸你個醫院難以運營也不是沒有可能。況且,況且,此事件是影響到了6位患者,6位疾病嚴重到需進行透析的患者呀!鬧到什麼後果,幾乎到了讓人腦洞大開、想像無底線的程度!
如果同樣的事件換位到大陸的醫院,醫院領導會這樣平靜地出面?還會這般很有底氣的解釋?還會說這不是醫務人員的責任,而是管道「標識不清」的原因?諸多的事例讓你想像到大陸醫院的管理者們會採取這般慣用的做法—— 概不露面的同時,忙不迭地把當事的醫務人員停崗,甚至推到一線至患者或家屬面前;再者,那還會說醫院沒錯,而是維諾到幾乎頭點地的程度:千錯萬錯都是醫生或護士的錯,都是醫院的錯!最後便使出「大招」:賠錢,拿錢消災!
如果同樣的事件換位到大陸的醫院,醫院的主管部門還會這樣沉穩地介入調查?如此重大的醫療差錯,造就匯報給當地政府,一同向醫院領導施壓,即使有個別比較較真兒、試圖分析差錯與患者診療後果相關關係的院領導,在各方壓力下,不得不痛掏醫院腰包,以「錢」說話,給領導減少麻煩,以免影響一級級的烏紗帽。
烏紗帽不能掉的秘密(網絡圖)
至此,有人會質疑了,臺灣的醫療部門也太不「講理」,太不盡「人情」了吧?你都承認醫療差錯了,為什麼只道歉而不提不賠款?
其實,這裡有兩個概念,許多人給混淆了:一個是醫療差錯;一個是醫療事故。所謂醫療差錯是指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發生過失,但經及時糾正未給病人造成嚴重後果或未造成任何後果的醫療糾紛;而醫療事故則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明顯地,臺大醫院通過分析認為本是個僅屬於前者範疇,重在補救與改進;同時,接受工作機制或流程不完善所應該承受的處罰。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人家縱有千般不是,但有些人文與法制的亮點總不能故意視而不見!該學習還得學習,該借鑑還得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