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土耳其和荷蘭兩國因為某些原因交惡,部分土耳其民眾直接燒了「荷蘭國旗」以發洩憤怒,尷尬的是,他們燒的不是荷蘭國旗,而是法國國旗。(法國人:???)
為什麼土耳其會和荷蘭鬧得這麼僵?這個問題我們暫且不討論,我們關心的是:為什麼憤怒的土耳其人會誤燒法國國旗?
如果我們熟悉荷蘭和法國的國旗,就會發現它們倆除了一個站著著一個躺著之外幾乎沒啥差別,也難怪法國國旗意外「躺槍」。
看看上面四個國家的國旗,很像吧?那麼該怎樣快速記住並正確分辨它們呢?下面給大家推薦一個記憶小技巧:
法國很簡單,它的國旗是豎的、豎的、豎的。(當然你也可以像下圖這樣記)
荷蘭的鬱金香很有名,而鬱金香是紅色的(當然不同品種也有不同顏色),所以荷蘭的國旗最上面是紅色。
俄羅斯是寒冷的冰雪王國,所以俄羅斯國旗最上面是代表寒冷的白色。
盧森堡和荷蘭的國旗顏色順序一樣,最上面都是紅色,只是盧森堡的藍色是淺藍,所以盧森堡國旗是淺藍色。
從上面這張分布圖我們可以看出不少國家的國旗都是紅、藍、白三色,其中又有什麼奧妙呢?
事情還要追溯到17世紀,當時的荷蘭還是海上霸主,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它佔有當時75%的海上船隻,為了在茫茫大海中分辨船隻及其國別,荷蘭開始將帶有橙、白、藍三色條紋的旗幟掛在船上。之後又把橙色換成了更為醒目、更易分辨的紅色。漸漸地,紅、白、藍三色條紋旗就成了荷蘭的國旗。
作為當時的世界霸主,荷蘭的影響力自然不小。17世紀的沙俄皇帝彼得就很喜歡荷蘭,跑去荷蘭學造船的時候,也順帶參考了荷蘭的國旗設計。於是乎,俄國的國旗就和荷蘭的十分相似。俄國在東歐的勢力強的不行,所以那些東歐泛斯拉夫國家的國旗就成了下面這樣。
當時的法國也受到荷蘭的影響,在設計國旗的時候只是將橫條紋變成了豎條紋,因此法國國旗上的條紋是豎著的。
在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時期,巴黎國民自衛隊就以紅藍白三色為隊旗:白色居中,代表國王,象徵國王的神聖地位;紅、藍兩色分列兩側,代表巴黎市民,同時這三色又象徵法國王室和巴黎資產階級聯盟,著名的三色旗也就由此誕生。如今法國國旗的三色代表著法國的國家格言:「自由、平等與博愛」。
法國大革命撼動了整個歐洲大陸的封建秩序,傳播了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影響深遠。所以,後來也有很多國家在設計國旗時採用了豎條紋三色旗的模式。
當然,歐洲還有不少國家是紅、黑、金三色條紋國旗。德國與比利時就是典型代表。
歷史上的德國遭受過法國的侵略,比利時又曾抗爭過荷蘭的統治,因此他們的國旗配色沒有使用法荷的紅、白、藍標配顏色,而是使用紅、黑、金三色代表「通過流血的抗爭,從被奴役的黑暗中,得到自由的金色光芒。」即代表鮮血的紅色,代表黑暗和逝者的黑色,代表自由和財富的黃色作為自己國旗的顏色。採用紅、黑、金三色旗的國家也多採用此種理念。
記這兩個國家的國旗也有個小技巧:德國有個城市叫漢堡,漢堡是一層一層的,所以德國國旗也是「一層一層的」。也就是說,橫著的就是德國國旗,豎著的就是比利時國旗。
義大利和愛爾蘭的國旗也很像,大家只要記住紅色義大利,橙色愛爾蘭就好。
義大利一開始的國旗顏色與法國相同,後來他們把藍色改成了綠色,是米蘭國衛隊制服顏色。現在的說法一般是綠白紅三色代表了:希望、純潔、犧牲。
愛爾蘭國旗裡,綠色代表天主教徒,橙色代表新教徒,白色代表天主教和新教派和平相處的心願;還有一種說法是綠色代表愛爾蘭的綠色寶島,橙色代表尊貴和財富。
至於北歐五國,emmmmmm,別問,問就是十字架和基督教有關。
最後這個英國國旗其實是蘇格蘭、英格蘭和北愛爾蘭的結合體,不過這個相信大家應該都認識。
(註:本文圖片素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本文所述國旗僅是略談,並未細究國旗尺寸、比例等因素,望各位看官多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