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荷蘭國旗鬧了個笑話,大概很多人都知道了。
具體是這樣的:
由於沒分清楚俄羅斯國旗和荷蘭國旗,抗議俄羅斯空襲敘利亞的土耳其示威者衝到了位於伊斯坦堡的荷蘭領館門前,朝著裡面扔雞蛋。
荷蘭國旗長這樣↓
俄羅斯國旗長這樣↓
笑話多著呢
這並不是第一次荷蘭無辜躺槍,2008年由於奧運火炬在法國境內傳遞時遭到藏獨分子的襲擊,部分法國媒體歪曲報導此事,許多國人據此呼籲抵製法國,並遷怒於家樂福,結果在合肥家樂福門前,有人把荷蘭國旗給燒了。
荷蘭國旗長這樣↓
法國國旗長這樣↓
這次烏龍事件產生的原因可以怪當事人眼神不好使,或者腦子不好使。
但是在對比過荷蘭國旗和盧森堡國旗之後……
這種三色條紋撞色混搭風果然是歐洲國家國旗爆款。所有的排列組合都用過之後,就算撞臉也還要用這種旗子。 這兩面旗子跟人一種專櫃正品和原廠跟單,卻又分不清哪個是正品的既視感。
但是荷蘭有自己的解釋:看似都是紅白藍,但荷蘭國旗是亮朱紅 (helder vermiljoen),明豔白( helder wit) 和深鈷藍( kobaltblauw),盧森堡的那款是紅(rood),白(wit),淺藍(lichtblauw)。
如此蒼白有力的解釋,奶叔實在不得不好好研究一下這款到處撞臉的荷蘭國旗的來歷。
不過,讓奶叔更覺無力的是,荷蘭國旗和百事可樂撞衫是怎麼回事?
荷蘭國旗為啥長得這麼尷尬?
關於荷蘭國旗的起源存在著很多種說法,尚無定論。
說法一:
法國國王亨利四世將這面國旗送給了荷蘭;
說法二:
在反抗西班牙統治的80年戰爭期間,荷蘭國父威廉•奧蘭治所使用的盾牌顏色為紅白藍;
說法三:
沿用了巴伐利亞家族統治時期荷蘭郡的旗子;
荷蘭的紅白藍三色旗隨後還經歷了幾次變革。
威廉•奧蘭治成為了荷蘭反抗西班牙戰爭中的領袖,因為他的姓氏是奧蘭治(Oranje,荷蘭語中橙色的意思),在一段時間內荷蘭的國旗中的紅色被換成了橙色。然而荷蘭國內對此意見並不統一,所以一度出現紅白藍和橙白藍兩種三色旗並用的情況。紅白藍被稱為人民旗,橙白藍被稱為王子旗。
最後紅白藍三色旗是如何被定為正統的? 又有諸多說法。
比如,荷蘭是海上馬車夫,靠海上貿易起家,從純視覺因素考慮,紅白藍三色旗更鮮豔更顯眼,在海上航行中更容易被辨識。
比如,在實際生產國旗的過程中,荷蘭人民發現,印染紅色比橙色更好操作。
再比如,1650年到1675年之間,荷蘭國內對國家實行共和制還是君主制產生了分歧。共和黨人堅持使用紅白藍人民旗,奧蘭治家族的支持者則贊成橙白藍王子旗,雙方抗衡的過程中,共和黨人實力上升,最終確定了紅白藍人民旗。
但標準答案是哪個?
為什麼三色旗能成為歐洲爆款?
奶叔在《為什麼歐洲國家的國旗都長得差不多?》裡面已經詳細講過了。這裡就只簡單提一下。
最初,各國三色旗的含義大多相同:紅色代表人民,白色代表教會,藍色代表王室。當時,人民、教會和王室被認為是組成社會的自然結構。因此,這種具有象徵意義的三色旗被廣泛採用。
如果你對於荷蘭以及牛奶有任何想知道的,歡迎留言,奶叔爭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